富硒鸡蛋,怎样吃才更“香”?

家有100万羽蛋鸡“大军”,身为上高县富硒蛋鸡产业的领军人物,“鸡司令”谢淑荣与记者聊天,闭口不谈鸡蛋,谈的却是鸡粪。待他解释完上高县茶杉禽业有限公司的养殖“模型”,记者便明白了。
“我的养殖‘模型’分三段:前端品牌建设,中端鸡蛋生产,末端粪污处理,这样形成蛋鸡产业闭环。”由此可见,鸡粪在谢淑荣心中的分量。公司100万羽蛋鸡的粪污,分量确实挺重,一天达到惊人的60多吨。如果按目前全县存栏的700万羽蛋鸡来算,一天产生的粪污达近500吨。
上高蛋鸡产业主打富硒牌,在省内占有重要地位,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茶杉禽业则在上高县占有重要地位。作为茶杉禽业的董事长,谢淑荣感觉责任重大。“鸡蛋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它们品质却是千差万别。产一枚好鸡蛋,末端粪污处理很重要。”
粪污处理不好,容易污染土壤,滋生有害细菌,带来养殖风险。反之,则可以保障生物安全,反哺产品品质,形成安全生产闭环。
谢淑荣请来专家,并借助设在公司的“科技小院”科研力量,研究粪污蝇蛆处理技术,中试结果表明,利用这项技术可使粪污减量40%至60%,可提取优质蛋白,还能生产高端有机肥。
8月10日,谢淑荣同省内农业专家、浙江大学教授一道,前往山东滕州考察养鸡场粪污处理。“多看多学,努力把茶杉的蝇蛆处理技术搞好。如果养殖场都进行这种预处理,不仅不会造成污染,还能大大增加粪污利用附加值。”
谢淑荣每天扎在“粪堆里”,就是为了稳住富硒鸡蛋的好品质。他说:“毕竟,‘吃得好’‘吃得健康’,已成为消费者的普遍追求。”
上高县富硒土壤资源丰富,已普查区域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0.4㎎/㎏,高于全省平均值。该县把富硒蛋鸡产业列为首位特色农业产业,成立富硒蛋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从资金、用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借此东风,茶杉禽业快速发展,成为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养殖企业,产品通过有机产品、富硒产品双认证。去年,公司获得GAP认证(“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如今,茶杉禽业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日均产鸡蛋70万枚,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在2024年第十六届江西“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上海)展销会上,茶杉富硒鸡蛋获参展产品金奖。
谢淑荣大专所学专业为兽医,后通过成人高考,目前在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就读。科学养殖产好蛋,是他不变的目标。“实现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同时利用高聚硒植物原料替代技术,使富硒鸡蛋品质稳定。”谢淑荣说,“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养殖末端、中端环节的努力,使富硒鸡蛋品质保持稳定。”
谢淑荣认为,要让富硒鸡蛋吃得更“香”,除了解决鸡粪问题,还要解决品牌问题。
上高县农业农村局干部叶小丽介绍,目前全县蛋鸡养殖规模达700万羽,年产蛋可达22亿枚,初步形成集育雏、养殖、仓储、数字化交易、饲料生产等较完善的产业链,全产业链产值达25亿元。2023年,上高富硒蛋鸡入选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去年上高鸡蛋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随着规模扩大,品牌意识逐渐增强。上高县正研究制定“上高富硒鸡蛋”区域品牌建设及推广方案,鼓励线上电商销售,以及线下进大型商超、开设专营连锁店,实行区域代理制等渠道,努力打造上高县富硒鸡蛋区域公用品牌。
“如果能把区域公用品牌打响,我们的富硒鸡蛋市场之路将走得更稳。”茶杉禽业董事长助理陈燕坦言,虽然公司的富硒鸡蛋进入上海、深圳等地市场,品质好的卖到了六七元一枚,但都是合作伙伴以他们的品牌销售。“我们相当于他们的生产基地而已。”
事实上,上高县蛋鸡养殖企业的自有品牌,在国内缺乏知名度和影响力,几乎没有品牌溢价。要打破这种“有蛋无名”的尴尬局面,必须做大富硒鸡蛋品牌知名度、影响力,提升产品的市场话语权。
宜春是全国富硒产业发展优势区,富硒产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重要引擎。谢淑荣说,依托宜春的富硒资源,联合省市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富硒鸡蛋产品质量标准的建设,将推动上高富硒蛋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极大提升上高富硒鸡蛋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紧迫任务,是积极推动富硒鸡蛋产品质量国家标准的建设。还要加快打造富硒鸡蛋区域公用品牌,不仅从县级层面发力,还要从市级层面支持,聚宜春全市之力来打造它。”谢淑荣说,相信经过努力,蛋鸡将使上高县在乡村全面振兴之路上“飞”得更快。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胡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