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等”到“主动约” 南昌“打公交”越来越方便(图)

2025-09-01 05:10 阅读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原创

  “民有所呼,公交必应”。2024年8月29日,南昌市首条需求响应式公交在望城新区落地,以“固定服务区域+动态路线规划+预约制服务”模式,打破传统公交“固定站点、固定班次”的运营模式。

  开通一年以来,截至目前,需求响应式公交累计用户达到1.2万人,累计服务乘客超18万人次,月均订单量达1.8万单,高峰期订单响应时间更是缩短至7分钟以内,乘客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南昌公交在赣江新区率先推出敬老叫车服务。

用手机就可以直接约车。

需求响应式公交乘车点。

  现状

  在南昌“打公交”越来越方便

  65岁李大爷家住南昌市赣江新区绿地名仕公馆,以往去南大一附院赣江新区分院看病,都是家人接送。“需求响应式公交开通后,方便多了。我只需提前在手机上预约,车辆就能直接开到小区门口站台,直达医院,还能刷老年卡免费乘车。这项服务真是我们老年人的‘及时雨’!”李大爷感慨道。

  在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工作的王先生也是需求响应式公交的一名忠实用户。该公司位于新建区江铃大道上,由于位置偏远,乘坐常规公交通勤效率不高。若乘坐地铁,该公司离最近的中堡地铁站仍有4公里路程。过去,王先生从老城区自驾过来,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出行成本。如今,他选择“地铁+需求响应式公交”出行,不仅节省了出行成本,还能准点到达公司,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现在,我快出地铁口时,就用手机下单需求响应式公交,加上等车时间,也就10多分钟可直达公司。”王先生笑着说,“现在再也不用担心堵车迟到了,每天上班的心情都变好了!”

  据了解,相比传统公交,需求响应式公交不再受固定站点和运行路线的束缚,车辆根据乘客的实时订单动态规划路径。这对驾驶员来说,不仅要熟悉运营区域内的每一条街道,还要快速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对驾驶技术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经过一年来探索实践,南昌公交在望城新区、赣江新区、九龙湖片区推行的需求响应式公交运行日趋成熟高效,不少需求响应式公交驾驶员也从“菜鸟”变成“老手”,服务速率有了显著提升。

  驾驶员李师傅坦言:“刚开始接单时,我都不敢喝水,就怕耽误了乘客的时间。现在慢慢适应了,感觉自己的驾驶技术和反应速度都提升了不少,加上我专门花时间研究地图、熟悉路段,现在接到乘客订单,我都不怎么需要听导航指路,走哪里方便都心里有数了。”

  发展

  赣江新区九龙湖等地已有序推开

  从“新生”到“被市民信赖”,需求响应式公交在这一年经历了哪些挑战与突破?

  据介绍,在2024年,需求响应式公交对于公交行业来说也是一件“新鲜事”,全国公交行业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案例屈指可数,业内基本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为此,南昌公交迅速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项目领导小组,先行先试、有序推动,逐渐蹚出一条独具南昌特色的需求响应式公交建设新路。

  望城新区作为南昌新兴发展区域,早年开通了890路、891路公交保障该区域市民出行,但由于该区域住宅小区、商业中心与工业厂区交错分布,出行需求复杂多样,运营效果并不理想,不光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服务效果也不尽人意。在此背景下,南昌公交经过多方调研和全面评估后,2024年8月29日,望城新区被选定为需求响应式公交的首个试点区域。经过1年来的探索实践,逐步在赣江新区、九龙湖片区有序推开,现已成为不少市民的首选出行方式。

  经过反复斟酌商讨,南昌公交深刻意识到当前市场各类手机App层出不穷,若重新开发专属App“打公交”,极易让用户因操作繁琐而产生抵触情绪,为后续推广增设阻碍。为此,南昌公交选择与“车来了”平台合作,决定在“南昌公交集团”微信公众号上开发集成服务功能,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简洁、直观的操作体验,免去下载新应用的麻烦。同时,为提升运营效率,司机端将统一配备智能调度平台电脑,专门用于司机接单,并辅助规划最优线路。通过“乘客端轻量化服务+司机端专业化工具”的组合,让用户切实获得更便捷、高效、贴心的出行体验。

  举措

  推出敬老叫车服务便利银发群体

  据南昌公交科技处负责人熊蕾介绍,项目领导小组专门安排30余名管理人员到各站点进行同时下单测试,察看乘客在该系统下单后的响应失效与信息交互情况。同时,还进行了同时呼叫测试,对出现“爆发式”单量后,检测该系统的最大承载量和线路规划的准确性、科学性,确保整个系统运营平稳。经过长达1个月的反复测试和打磨升级,该系统最终面世,且始终保持可靠稳定状态。

  推广初期,南昌公交采取“线上+线下”双轨宣传方式,并搭配“1分钱”乘车活动,多维度吸引市民了解并选择需求响应式公交出行。在线上,充分借助主流媒体和网络渠道,以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图文等形式,直观科普需求响应式公交的使用方法,重点凸显其便捷、灵活的优势,同时强调“1分钱”乘坐的超值福利,激发市民的尝试欲望。在线下,组织工作人员走进社区、商圈、学校、产业园区开展宣讲活动,现场演示小程序操作,解答市民疑问,逐步消除市民的顾虑,引导大家亲身感受新型公交服务的便利。

  此外,在运营过程中,南昌公交持续跟踪运营情况,广泛吸纳市民意见与建议,不断优化服务,并在半年后,在赣江新区率先推出敬老叫车服务,成为公交行业中的创新举措,切实便利银发群体“打公交”。

  熊蕾介绍,公交部门在站台上张贴“敬老爱心码”,专门服务于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群体,老年人只需扫描该码,就能“一键叫车”。而后,考虑到部分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或仍存在不会扫码等情况,该服务进一步衍生出“电召”模式——65岁以上老年人可直接拨打公交服务热线约车,之后提前到达上车站点等待即可,且能实现免费“打公交”,让老年群体的出行需求得到更全面的保障。

  文/图 罗强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