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成功为困境儿童完成高难度颅骨修补术

2025-09-01 18:27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欧阳茫)近日,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意识障碍康复中心成功为一名年仅12岁的特殊患儿小明(化名)实施高难度颅骨修补术。手术过程顺利,患儿恢复良好。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精湛的外科手术,更是一场跨越生死、用爱心与责任点亮希望的生命接力。

  命运多舛,折翼天使再历风雨

  小明的身世令人唏嘘。年幼时,父母因疾病和意外相继离世,使他成为一名困境儿童。然而命运的考验并未停止。一年前,一场意外的高处坠落导致小明颅内严重出血,陷入深度昏迷。在当地医院紧急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后,他虽奇迹般保住生命,却陷入长期昏迷,并留下左侧肢体功能障碍和右侧大面积颅骨缺损等后遗症。

  一个月后,顽强的小明终于苏醒,但巨大的颅骨缺损不仅导致头部外观严重变形,更使他时常出现头晕、恐惧、缺乏安全感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康复进程和日常生活。这个残缺的“头盔”,成为他重返正常生活的沉重枷锁。

  多学科护航,量身定制修复方案

  经患儿奶奶经多方打听,小明转入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意识障碍康复中心,并迅速被纳入“全生命周期、多学科协作(MDT)”诊疗体系。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院长、意识障碍康复首席专家冯珍教授牵头,组织意识障碍外科、康复医学科、儿科、心理治疗师、营养师等多学科专家团队进行联合会诊。

  “儿童颅骨修补比成人面临更大挑战。”意识障碍外科副主任医师万辉介绍,“患儿颅骨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修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塑形效果和固位强度都有极高要求。同时,其特殊身份和创伤后的心理状态,也需要我们给予更多关怀。”

  经严谨评估和深入讨论,MDT团队为小明制定了个性化手术与康复一体化方案。团队采用先进的3D打印数字化成型技术,以PEEK材料精准还原其头颅原貌,确保完美贴合和脑部保护。不仅如此,团队还将神经康复、心理干预及儿童康复理念贯穿治疗全过程。

  一份承诺,点亮心中的“变形金刚”

  在查房与治疗过程中,意识障碍康复中心团队注意到小明病床前总摆放着一个旧的变形金刚玩具,那是他唯一的慰藉。一次沟通中,小明怯生生地问:“我的头还能变回原来的样子吗?我像汽车人一样受伤了,还能修好吗?”

  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冯珍教授。她明白,对这个孩子而言,信心和希望比任何药物都更重要。“当然可以!”冯珍教授握着他的手,郑重许下承诺,“等手术成功、康复出院那天,我们会送你一个最新的变形金刚,庆祝你像‘汽车人’一样,胜利归来!”

  这份承诺成为小明积极配合治疗的最大动力,也让冰冷的医疗过程充满了人性的温度。

  精湛技术,重塑“生命盾牌”

  手术当日,在麻醉和护理团队的精密配合下,由万辉副主任医师主刀,凭借丰富经验和精湛技术,精准植入预制的3D打印PEEK修补材料,每一步操作均力求完美。历时数小时,手术一气呵成,顺利完成。

  小明安然返回病房,监护仪上平稳的生命体征标志着这场“生命盾牌”修复战的成功。术后,MDT团队无缝衔接,立即启动个性化康复计划,助力其早日康复。

  全周期关怀,诠释康复医学的温度与深度

  出院当天,受冯珍教授委托,综合康复科杨涓主任和意识障碍外科副主任医师万辉为小明送来了崭新的擎天柱模型。接过礼物的小明露出久违的灿烂笑容。他的头颅外形恢复了正常轮廓,心中的希望也再度被点燃。

  此次手术的成功,集中展现了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意识障碍康复中心的综合实力。手术修复的不仅是一块颅骨,更是为孩子撑起走向未来的保护伞,重塑他面对生活的勇气。我院意识障碍康复中心将继续以技术与爱心,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尊严与光芒,践行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的庄严承诺。

  专家介绍

  冯珍,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现任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院长和南昌大学康复学院院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康复治疗学)负责人、江西省康复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江西省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科技部重点项目会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函评专家。

  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质量控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学会医疗康复机构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意识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江西省康复医学会会长、江西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医院协会医疗康复机构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主持和参与各类课题3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科技部重点子项目1项,省级重点和面上项目5项;发表论文120余篇,SCI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主编7部。

  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出诊地点:专家门诊一楼

  夏小雨,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客座研究员,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医学部副主任医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脑认知与意识障碍临床科研团队负责人。擅长植物人促醒、帕金森病、特发震颤、抽动秽语综合征等功能性疾病的深部脑刺激(DBS)外科治疗,熟练掌握高颈段脊髓电刺激(SCS)植入手术,并具有丰富的DBS和SCS手术术后程控经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智能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组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神经调控全程管理分会理事、江西省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与人机交互专家委员会委员、SCI期刊Frontiers in Neurology审稿编辑。参与在研国自然、军队及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10余项,主持原陆军总医院创新培育基金1项、首都特色临床基金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专业相关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28篇),参编参译意识障碍及功能神外相关专著6部,参编中华医学会系列指南及共识《物理医学与康复学指南与共识》。临床科研成果获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2021-6,“慢性意识障碍综合系统性诊断与治疗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出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出诊地点:专家门诊一楼

  万辉,副主任医师,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意识障碍康复中心意识障碍外科组成员。从事功能神经外科临床工作10余年。参研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参编本科教材1部,主持市厅级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专注于神经外科重症领域,精于脊髓电刺激(SCS)促醒手术,并擅长脑积水、颅骨修补等外科手术的综合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出诊地点:专家门诊一楼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