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货车”四年带货近千万元

2025-09-02 05:04 阅读
江西日报原创

  8月22日清晨,阳光漫过铜鼓县三都镇西向村村委会窗台,脱贫户田秀翠攥着一沓钞票,嘴角笑意藏不住。“土鸡6只22斤,1320元;鸡蛋80枚,160元;大米200斤,600元,一共2080元。”她一边跟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驻西向村第一书记杨建核对农产品销售情况,一边感叹,这样的收入,在几年前想都不敢想。

  “这要感谢咱们驻村工作队的‘爱心货车’,把山里的好货运出村。”田秀翠带着记者来到村里的广场,一辆辆私家车整齐停放,村民们细心将打包好的自家农产品,一一贴上买家的姓名地址后,放进后备厢。

  小车排着队,在山路奔驰,穿过集镇,驶向180多公里外的南昌。“车上满载着村民劳作的收获和对我们的信任。”杨建说,西向村地处群山之中,村民外出卖东西很不方便。2021年7月,驻村工作队来到村里时,翠冠梨挂满枝头,村民脸上却不见笑意。受困于运输条件,果子多半烂在地里,家里养肥的土猪、黑山羊又被上门收购的商贩压价,村民急盼打通一条销货通道,让村里的绿色农产品走出深山。

  工作队第一时间启动了“校村联动”消费帮扶,将村里土特产的种养情况细化成供货清单,通过学校工作群精准对接800多名教职工的购买需求。每周五,工作队员的私家车就成了“货车”,队员轮流开车,奔波3个多小时,把山货及时送到南昌,再一一核对分发给教职工。“能帮助农户增收,累也值了!”杨建说。

  村民陈春生种了30多亩翠冠梨、秋月梨,年产量2.5万公斤。“工作队来了后,每年帮我卖2万多斤,秋月梨每斤能卖8元!”陈春生笑着说,工作队还帮他卖土猪、鸡鸭和黑山羊,年增收2万多元。

  “只要打个电话,工作队就会上门。”村民陈道荣说,“以前是农副产品愁出山,现在是买家等货,变化可大了!”

  四年来,驻村工作队的“爱心货车”连接起深山和城市,让价值近千万元的农产品走出深山,也让村民腰包越来越鼓、笑容越来越多。

  符萍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影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