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非遗薪火 南昌市育新学校教育集团阳明校区开展“开学第一课 方志敏故事”主题活动

2025-09-02 11:57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魏雨宣)9月1日开学日,南昌市育新学校教育集团阳明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南昌市人民公园的方志敏雕塑广场,开展了一场特殊的“开学第一课”。恰逢“方志敏故事”入选江西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学生们上了一堂浸润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活动特邀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理事、“方志敏故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何姗姗老师现场授课。何老师以“少年立志到《可爱的中国》”为主线,在方志敏雕塑前,结合雕塑所承载的历史记忆,生动讲述了方志敏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狱中写下不朽篇章的生平。

  授课尾声,何姗姗老师还带领学生们学唱方志敏在弋阳生活时期流传的民谣。“曲调里藏着方志敏对家乡的热爱,也藏着他对革命的乐观信念。”何老师逐句教唱,学生们围站在雕塑旁,用清亮的嗓音跟着哼唱,让红色旋律在广场上回荡,在非遗民谣的传唱中进一步感受先烈情怀。“方志敏的故事是江西的红色记忆,更是非遗保护的珍贵财富。今天在雕塑前讲课、教唱民谣,就是希望少年儿童从故事里悟精神,从旋律中传信仰。”何姗姗说。

  “信仰书签”手作致敬:学校提前准备卡纸、彩笔、贴纸等材料,何姗姗老师结合方志敏故事,指导学生制作“红色信仰书签”——正面绘制雕塑剪影、革命符号,背面摘抄《可爱的中国》中经典语句。学生们发挥创意,将对先烈的敬意融入笔尖,完成后互相展示分享,部分优秀书签还被现场陈列在雕塑旁的展示架上,成为传递精神的小小载体。

  “时空对话”心声留言:学生们手持便签,在设置的留言板上写下想对先烈说的话。写完后,大家有序将便签贴满留言板,密密麻麻的字迹与雕塑相呼应,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让学生们更直观地表达传承决心。

  活动中,经过前期非遗进课堂学习的学生讲解员们身着校服,在方志敏雕塑前,为参观师生生动讲述方志敏故事,稚嫩的声音里透着坚定,与雕塑的庄重氛围相得益彰。

  此次活动,是阳明学校“开学第一课”的创新实践。学校将以“方志敏故事”入选省级非遗为契机,把红色非遗传承融入日常德育工作:一方面邀请何姗姗老师定期进校授课,推动红色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选拔优秀学生讲解员,依托校园广播站、文化宣传栏、主题班会等校内宣传阵地,常态化开展方志敏故事讲解与红色非遗宣传,让方志敏精神通过校园场景浸润人心,在青少年心中代代相传。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