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纸质火车票谢幕,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开始

2025-09-02 17:32 阅读
大江网原创

  近日,不少网友发起一波回忆杀,纷纷晒出自己的纸质火车票。从10月1日起,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根据铁路部门规定,9月30日之后,纸质报销凭证将全面停用,由电子发票取代。旅客若要报销,不再需要到火车站、车票代售点、自助机上打印铁路车票(即纸质报销凭证),直接在线上就能开具电子发票。

  火车票,曾是无数人奔波南北的凭证,也是几代人记忆深处的旅行符号。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深入,纸质火车票即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对一些人来说,这意味着一段情感的终结。但在更长远的维度上,这见证了时代的进步。

  火车票的意义,远远超出“车票”本身。不仅记录了一个人的行程,更映照着社会流动与时代变迁。一张小小的火车票,是返乡过年的凭据,异地求学的启程,也是一次次人生际遇的见证。很多人至今还珍藏着第一张出远门的车票,那上面印着站点、时间和价格,甚至还带着旅途磨损的折痕。当纸质车票即将谢幕,社交平台上自发的“回忆杀”并不意外。人们怀念的,并不是那张薄薄的纸,而是它承载的情感联结。

  从技术与服务角度看,纸质车票的退出是必然。随着身份证验票、电子客票、刷脸进站的普及,火车票早已不再是“进站必需品”。旅客只需“一证通行”,购票、检票、报销一气呵成,大大提升了出行效率。电子发票的普及,解决了打印问题,也减少了纸张浪费,更符合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松跨越数字化的门槛。对不少老年旅客来说,搞定智能手机和电子发票并非易事。一张可以攥在手里的车票,带来的是踏实与安心;而完全依赖电子系统,则可能让他们焦虑甚至寸步难行。因此,技术进步要与制度温情“同行”。铁路部门已在部分环节提供纸质行程单、人工窗口、短信通知,这些“兜底设计”正是数字化转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真正的进步,不是单纯的“无纸化”,而是让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火车票从纸质到电子的转变,本质上是社会运行方式的升级,意味着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绿色的生活方式。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纸质火车票的谢幕,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开始。纸质火车票退出见证了技术进步,也提醒我们,时代的车轮再快,也要记得等一等。

  (孙维国)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