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退役军人形象不容抹黑
近日,中央网信办部署网上涉退役军人不当行为和有害信息内容专项整治,决定自即日起至2025年9月底,开展网上涉退役军人不当行为和有害信息内容专项整治。
剑指各类借“退役军人”名义牟利、损害退役军人形象的网络乱象,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当下网络歪风的及时纠偏,更是对退役军人荣誉的坚定守护。
身穿仿制军服、佩戴假勋章直播带货;用AI合成军人影像编造经历骗取打赏;假借退役军人名义曲解政策、煽动对立;以“丑化”“恶搞”方式消费军人尊严……近期,一些触碰底线的网络乱象频频出现,不仅玷污了退役军人形象,更伤害了国防尊严和社会诚信。正因如此,中央网信办启动涉退役军人网上信息内容专项整治,这不是“小题大做”,而是一场关乎集体记忆和价值认同的“保卫战”,可谓正当其时。
我们常说,军人是最可爱的人。从烽火岁月到和平年代,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守护万家灯火。广大退役军人则延续着“退伍不褪色”的誓言,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应急救援等岗位上默默奉献。然而,当军装被戏仿、经历被滥用、奉献被调侃,伤害的不仅是退役军人的情感,更是整个社会对崇高与奉献的集体认知。
网站平台不能只做“流量的看门人”,更要成为“荣誉的守护者”。平台必须守牢第一道防线,把社会责任摆在前面,完善审核机制,用技术手段识别仿军服账号、虚假军旅内容,建立涉军信息溯源机制,坚决防止打着“娱乐至死”旗号消费军人尊严的内容大行其道。
当然,社会公众面对涉军信息,不妨多一份警惕,少一点猎奇;多一份尊重,少一句调侃。不轻信、不传播可疑内容,遇到假冒军人身份、消费军人尊严的行为主动举报。这不是“多管闲事”,而是对军人荣光的悉心守护。毕竟大家的每一次点击和转发,其实都是在为价值选择投票。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退役军人形象更不容抹黑。捍卫退役军人形象,本质上就是守护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他们曾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国防事业,社会没有理由让他们的尊严受到玷污、奉献遭到遗忘。这不仅是对退役军人的致敬,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捍卫。
(谢丹玲 董文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