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附属学校:聚力创新谋发展 深耕课堂促改革

2025-09-02 17:52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黄 丹)为积极迎接“双休”全面推行对高中教学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系统探索教学创新路径、作业优化策略及课堂提质方法,8月29日,南昌大学附属学校高中学段举办“双休背景下高中教学改革研讨会”。本次会议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政策解读、作业设计、课堂创新”三大核心议题,通过专家引领、分组研讨、成果汇报等形式,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凝聚智慧力量。

  政策领航明方向 专家赋能启新思

  会议伊始,高中部副校长乐盛民做开幕致辞。他强调,在“双休政策”全面落地背景下,高中教学需实现从“时间驱动”向“效率驱动”、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型;教学改革不是简单的形式调整,而是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我们要以“双休”为契机,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构建更科学、更人性化的育人生态。

  随后,南昌市教育评估监测和技术推广中心监测科科长黄燕带来专题报告《立人为本 向新而行——新时代普通高中变化下的教育思考》,从政策解读、趋势研判、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展开,系统解读了双休政策的内涵与高中教育改革趋势。她指出,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课程标准引领,以高质量教学回应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作业优化破难题 分科研讨集众智

  上午场研讨聚焦“作业设计与管理优化”。会议采用“分组研讨+集中汇报”的形式展开深度碰撞。在分组研讨阶段,各学科组教师移步至指定教室,围绕作业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及管理优化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老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在作业布置、批改、反馈等方面的经验与困惑,共同探讨如何在双休政策下,设计出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业,实现作业管理的精细化、个性化。

  集中汇报环节,语文组谢青松老师、数学组付颖梅老师、英语组田先兰老师、物理组程燕老师、生物组刘萌老师、地理组朱丽平老师汇报了各自学科组的研讨成果。他们提出,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精选习题,加强作业批改后的针对性反馈与个性化辅导;遵循“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内容精选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作业设计合理化”的原则,致力于让作业由单一变多元,从量变到质变。

  课堂创新探路径 情境教学显成效

  会议特别设置“新进教师培训”环节,乐盛民以“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主题,指出青年教师是教学改革的生力军,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掌握“备课—上课—反思—改进”的闭环成长路径,在数字化教学融合、个性化辅导落地等领域大胆探索。

  下午场围绕“课堂教学创新方法”展开深度研讨。集中汇报环节,语文组陈璐老师、数学组吕小娟老师、英语组吴文婷老师、化学组黄亚茹老师、生物组高婧老师、政治组钱国凤老师、历史组陶波老师、地理组秦文玉老师、体育组周英新老师汇报各自学科组的研讨成果。他们提出“主题整合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升课堂容量;深耕“思维可视化与探究式学习”,利用数字化工具辅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介绍了“问题链引导+合作学习”模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强调“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提升课堂实效。

  凝心聚力绘蓝图 改革实践再出发

  闭幕式上,乐盛民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会议成果,提出“三个强化”的工作要求:一是强化“学生中心”理念,所有教学改革需以“是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检验标准;二是强化“资源整合”意识,打破学科壁垒,共建校本资源库;三是强化“科技赋能”实践,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同时,他强调,教学改革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每一位教师成为改革的设计者、实践者、推动者。

  本次“双休背景下高中教学改革研讨会”以“专家引领明方向、研讨交流聚合力、实践探索促提升”为主线,为高中教学改革搭建了交流共享的平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用的实践指南。南昌大学附属学校将以此次研讨会的成果为指导,把会议形成的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扎实推动各项教学改革工作落地见效,以更科学的设计、更创新的实践、更紧密的协作,共同书写高中教学改革的“附校答卷”!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