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蝶变 谱写改革新篇——新干县2025年上半年改革攻坚全景纪实

2025-09-03 05:01 阅读
江西日报

  淦水汤汤,见证千年古县蝶变;青铜灼灼,映照改革攻坚锋芒。今年以来,古老的新干县,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赛道上快速前行,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改革答卷:三项改革入选全国案例汇编;四项获国家内刊推广;三项改革在省级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两项改革被评为省级典型案例……一串串亮眼的成绩,折射出当地发展质效的“深层”跃升。

  顶层设计

  筑牢改革“压舱石”

  新干县以“原创性探索、先行性试点、制度性构建”为路径,推动改革从“破题”向“见效”深化,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成果。

  “改革不是‘单打独斗’,得找准突破口,下活‘一盘棋’。”新干县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道出了该县推进改革的核心思路。新干始终把牢改革方向,结合县域实际紧密构建起“顶层设计—责任传导—督查问效”的全链条推进机制,确保改革每一步都走得稳、走得实。

  今年以来,依托“青铜王国”“箱包之都”的特色优势,新干精准对标上级要求,制定出台“实施意见”及年度改革要点与计划,谋划推出199项改革举措。其中,7项为上级试点、161项对标落实上级部署、31项为自主创新,形成了“上级要求不打折扣、地方特色亮点纷呈”的改革矩阵。

  为让改革落地有声,该县创新实行“县委深改委成员领衔+乡镇、部门领办”机制,将98项改革项目分解到具体责任主体,同时针对17项重点任务发起“改革突破攻坚战”,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每项改革有人抓、有人管、有实效。

  县委改革办联合各专项小组、攻坚成员单位,对改革项目实行全程跟踪问效,通过“红、黄、绿”三色预警方式,倒逼责任落实。这套“谋划—推进—督查—结项”的全流程管理模式,为各项举措落地筑牢制度“压舱石”,确保改革不偏向、不走样、不落空。

  领域攻坚

  激活发展新动能

  从经济提质到乡村振兴,从民生改善到生态优化,新干以重点领域改革为突破,不断释放发展动能,推动县域发展质效实现“深层”跃升。

  走进新干工业园,箱包皮具、盐卤药化等产业链上的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机器轰鸣声中满是发展的活力。繁忙景象的背后,离不开当地通过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的持续努力。

  “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专班”机制让“新干速度”再次提升。针对箱包皮具、盐卤药化等特色产业链,当地实施“横道图”管理,将工业项目从拿地到开工、竣工到投产的平均耗时压缩了10%。“亲清连心政企恳谈会”更是成为政企沟通的“连心桥”,上半年举办的12期恳谈会“一对一”收集企业意见81条,60个问题已办结销号,企业测评满意率达100%。

  金融体制改革的“破冰”之举,为产业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新干推出“农业设施抵押贷”“电子产业集群e贷”,全市首单“油菜期货综合保险”落地,并为天马集团新干湖坪生态养殖基地颁发全省首本“农业设施所有权证”。新干农商银行发放的1000万元农业设施抵押贷,让农业经营主体的“沉睡资产”变成了“活资本”。

  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同样亮点纷呈。淦鼎招商服务公司精准对接项目,与好孩子集团创业基金共同设立2亿元产业引导专项子基金,联合上海九颂山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浙控金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基金公司洽谈成立人才基金、智能制造新材料基金,推动基金可转债、股权回购年利率从8%降至6.5%,切实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在国企改革中,新干县深入推进国企党建“书记领航”行动,推行“党建顾问”委派制度,打造“淦资运营”品牌模式,通过公开招投标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1.487亿元,让国有资产焕发新活力。跨境电商领域,“跨境电商+箱包皮具产业+海外仓”模式成效显著。今年1月至7月,全县跨境电商出口达3亿元,为县域经济增添了新的增长极。

  作为农业大县,新干用改革为乡村振兴“铺路”。在获批全省土地延包整县试点后,该县深入探索耕地保护制度改革,完成耕地储备区初步划定,全面摸清土地资源“底数”,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

  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和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不断健全。井冈蜜橘科技小院获批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粮油电商销售额位居全省第四,省级龙头企业总数稳居全市第一,彰显了农业产业化的强劲势头。强村公司的多维运营模式,更是让集体经济“强”起来。通过构建强村公司与“两山”公司生态资源转化衔接体系,完成生态资源线上交易16宗。全国首个中国(新干)“两山”转化科技小院落户,全国首个县域“两山”转化发展专项规划发布,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新干有了具体实践路径。

  实实在在的民生变化,让群众的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家门口的职校有高大的教学楼、先进的实训设备、崭新的运动场,大气、漂亮,孩子可以就近读书真是太好了。”一位姓余的家长表示。新干在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上下足“硬功夫”,累计投入近3亿元,完成县内中职学校改扩建工程,不仅让校园面积从70余亩拓展至158亩,更打造出化工技能操作实训室、箱包皮具实训室、智能制造实训室等一批高标准实训场所,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同时,当地通过建立政府、企业、行业、学校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委员会,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实训模式,为主导产业发展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多样化人才,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医疗改革让群众就医更便捷。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中,新干县建立共享中心药房,实行药品统一用药目录、统一议价、统一配送、统一药事管理;医共体牵头医院派驻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下沉至乡镇卫生院进行对口帮扶,覆盖率达100%,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到基层。

  当地推进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惠民设施“建管用”、地块微更新等行动,成功争取全国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让城市更宜居。出门见绿、转角遇园、处处皆景,是新干城市品质提升的生动注脚。在“无废城市”建设中,全领域推进无废景区、无废企业、无废乡村、无废机关等建设,6个“无废细胞”入选吉安市2025年第一批无废细胞名单,溧江镇堆背村、江西天宇化工有限公司分别获评全市“无废乡村”“无废企业”典型案例。

  特色品牌

  激活治理“新效能

  立足县域特质,新干深耕特色品牌创建,让改革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商贸中心健身广场的乒乓球桌修好了、川南西路26号楼顶的废旧广告牌拆除了、石油公司宿舍小区的路灯亮了……谈起“小微基金”微项目,新干百姓赞不绝口。新干创新“一网统管+小微基金+预警平台”基层治理机制,通过“网格收集-社区接单-基金买单”,大幅提升了基层治理的覆盖面和响应速度,让群众的急难愁盼得到及时解决。

  目前,该县建立起了一个部门统筹、多个部门支持配合的基层治理网格体系,各社区全面启动“小微基金”微项目响应机制,社会治理智能预警平台测试版上线运行,成功承办全市“网信+网格”双网共治工作现场会。这种权责明晰、为民惠民、前端预警的“管门、管事、管人”治理格局,筑牢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青铜王国”是新干的文化标签,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新干搭建“1+8+14+N”文化体系,一体推进媒体融合、青铜文化阐释、公共文化供给等改革,创新推出“唱响新声音干就好”理论宣讲品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七彩桥服务”服务品牌、“V眼看新干”自媒体协会品牌,让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上半年,新干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七琴村入选2025年全国冬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成功举办吉安市第三届庐陵文化传承发展论坛暨青铜·金石文化研讨会,让青铜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水资源是县域发展的“命脉”。新干持续推进水库、灌区“双水文章”,黄泥埠数字孪生灌区国家试点建设成效显著——建立“数据预报→模型预警→仿真预演→执行预案”闭环管理机制,实现数字孪生平台物理灌区与数字灌区数智映射。

  在省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试点中,试点水库纳入全省数字化管理平台,构建洪水预报模型、纳雨能力分析、可视化预演系统,水资源配置与供用水调度精度提升至80%以上,节约灌溉供水10%以上,真正让“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

  新干的改革答卷,是县域层面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竞争力的生动诠释。改革未有穷期,新干将继续以“动真格、见真章”的劲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李福孙 本报全媒体记者 周幸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