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工和”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 织密保障网 服务暖人心

9月1日晚,九江市浔阳区一处直播基地内热闹非凡。美妆主播杨若怡手持口红,对着镜头热情讲解,屏幕上点赞数不断跳动,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谁能想到,去年此时,她还深陷维权困境——刚大学毕业的她满怀憧憬入职一家传媒公司,却被强行要求从美妆主播转型娱乐主播,愤然离职后,她6000元薪资被拖欠。
“本以为维权要跑断腿,没想到‘浔工和’的工作人员直接来到我们基地。”回忆起去年的经历,杨若怡仍难掩感激之情。当时,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了浔阳区“浔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诉裁调中心(简称“浔工和”中心),没想到第二天,调解团队就走进了她所在的直播基地,开展流动调解。仅用5天,企业就全额支付了拖欠的薪资。
杨若怡的维权故事,只是“浔工和”中心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一个缩影。2023年,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渠道分散、流程繁琐、效率低等问题,浔阳区整合工会、人社、法院、司法四方资源,成立“浔工和”中心,构建“一站式受理、一体化调处、全流程服务”维权平台。中心组建了由律师、法官、劳动仲裁员、调解员及“三师一室”团队构成的专业队伍,除设立服务窗口外,还将调解现场延伸至物流园区、外卖站点、直播基地,通过“在线+流动”双轨调解,实现劳动者少跑腿、快维权。成立首年,该中心就化解劳动争议纠纷30余起。
为适应多样的劳动关系形态,“浔工和”中心持续探索,创新服务方式,而一场特殊的劳动仲裁庭审,正是这一探索的生动实践。日前,浔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庭审现场座无虚席,一场针对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争议案开庭。庭审特邀20多名新就业形态企业代表、劳动者代表和快递行业协会代表旁听,整个庭审流程公开、透明。“以前总觉得劳动仲裁很遥远,今天一看全明白了,以后对员工的考核和管理要更规范才行。”庭审结束后,一家外卖平台的人力资源经理感慨。
除创新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仲裁庭审观摩强化普法外,“浔工和”中心还围绕企业用工需求,通过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提供“法律体检”、开展合规用工讲座、赠送法规书籍等举措,多维度助力企业筑牢用工防线。
在优化线下服务的同时,今年,“浔工和”中心进一步推动服务数字化、协同化、全链化,构建起“员工全链式服务体系”。一方面,依托“5+2就业之家”线上平台,为劳动者提供“入职-在职-离职”全周期权益保障,累计覆盖1.2万余人次;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浔阳区人社领域惠企惠民政策指南》,推动政策精准触达企业与劳动者。此外,中心还构建“预防-调解-维权”全流程闭环机制,联合区总工会、法院等八部门举办“企业用工风控”专题讲座,助力企业规避用工风险;组建“首席仲裁员+监察专员+心理咨询师”服务专班,既提升效能,又让服务充满温度。
“浔工和”中心先后获得“全省金牌协调劳动关系社会组织”“2024年度全国工作突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等荣誉。而这份认可,也体现在劳动者的心声中:“原来维权不用跑断腿,法律能为我们撑腰!”
“荣誉是肯定,更是责任。”“浔工和”中心工作人员杨洁表示,将继续探索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让每一名在浔阳奋斗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安心工作、乐享生活。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