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十五五”规划建言征集活动收官 13647条民声描绘未来五年新图景

2025-09-05 05:20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从鄱阳湖生态保护到赣南老区振兴;从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升级到赣鄱文化传承创新,在江西,一场覆盖全省的建言活动,以“开门问计”的姿态汇聚民智。5月23日至8月31日,“我为江西省‘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共收到建言13647条,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全面绿色转型是公众最为关注的三个领域。

  这些来自基层的“金点子”,不仅成为规划编制的“源头活水”,更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赣鄱大地的鲜活实践。

  民需为向

  从群众热议锚定“十五五”规划发力点

  从此次建言分布来看,有三大领域最受关注,且紧扣江西实际、贴合群众需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建言占比14.59%,是公众关注度最高的领域,诉求覆盖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房等民生场景。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领域占比为13.66%,公众既关注城乡基础设施等“硬件”联通,也重视公共服务、产业协同等“软件”融合,呈现出“以县域为纽带、以特色为抓手”的特点。

  促进全面绿色转型领域占比达12.26%。既关注生态保护的“底线”,也重视绿色发展的“高线”,体现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共识。

  此次建言涉及领域广泛,涵盖数字前沿领域、城乡融合发展、技术设施建设等;参与群体多元广泛,农民、工人、教师、企业从业者、科研人员等各界人士纷纷发声。

  更令人欣喜的是,群众对产业转型、改革创新等宏大议题的理解愈发深刻,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深化对内对外开放等成为热议方向,展现出江西民众对家乡发展的深度思考。

  这份广度与深度,让规划编制真正成为汇聚民智、凝聚民心的民主实践。

  民呼我应

  从“金点子”落地看“愿景图”照进现实

  “建议为货车司机建个休憩场所。”2024年8月21日,这条朴素的建言被湖口县委社会工作部敏锐捕捉。仅仅两个月后,湖口县委社会工作部根据网友建言,建起“红色蒲公英·货车司机驿站——城山站”,并正式对外开放运营。

  如今,在刚收官的江西“十五五”规划建言活动中,又有网友进一步提出,建议将货车司机之家扩展至九江市全域,让这份温暖惠及更多人。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活动开展期间,已有相关部门对网友心声进行回应。万年县网友反映“电动车随意穿行”的交通乱象,交管、城管部门迅速行动,开展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路段巡查,优化交通设施,道路秩序显著改善;针对网友提出的“非遗传承困境”,宜春市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出台举措,从资金扶持、人才培育到传播推广,为非遗传承注入动能。

  除此之外,活动还引入专家智库力量,汇集了政策研究、社会治理、文化教育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实践经验丰富的社会人士,对群众建议进行专业分析研判,完善合理建议并向政府职能部门推荐吸纳,提升了建议的质量和可行性。

  13647条建议,正通过这样的“双向互动”,逐步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主实践成果。

  展望未来

  从群众期盼勾勒江西“十五五”发展新图景

  回望“十四五”,江西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经济总量跨上3万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产业发展迈入新兴工业大省行列;全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提升到64.52%。

  站在新起点,下一个五年,又会有哪些期待落地成真?

  从赣州会昌走出的小曾,毕业后选择回归家乡,以直播带货为当地农产品打开销路。未来,他想看见政府吸纳更多当地居民和游客变身“家乡文旅推荐官”,通过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带动更多人关注家乡农产品,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活力”。来自“药都”樟树市的刘先生同时也是一名围棋爱好者,他眼中的“十五五”图景是围棋文化能够与樟树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深度交融,让“药都”的文化底蕴愈发深厚,内涵更加丰富。

  当前,江西“十五五”规划编制已进入关键阶段,未来更需要全省各界继续参与规划的实施。期待广大群众既做“建言者”,也做“实践者”“监督者”,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领域主动作为,期待企业、科研机构等发挥优势,将建言中的“好想法”转化为“好项目”“好成果”。相信在群众智慧的支撑下,江西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发展。

  万礼妍、涂舒惠/文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