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觅食彩鹮超40只
2025-09-07 01:10 阅读
江西日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碧玉)9月3日,记者从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彩鹮自今年4月首次在鄱阳湖被发现以来,已有40余只在鄱阳湖湿地悠闲觅食,其中还新繁殖了3窝幼鸟。
彩鹮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国分布数量较少,曾经一度绝迹,后来又陆续被发现。在江西,彩鹮此前属于迷鸟,较为罕见。今年4月,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巡护员在开展夏季候鸟调查监测时,首次在鄱阳湖畔的永修水域发现7只彩鹮在筑巢繁殖。此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鸟友赶赴永修,争相一睹彩鹮“芳容”。永修县林业局联合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全面启动彩鹮的科学监测与保护工作。工作人员科学划定隔离带和无人机禁飞区,限制非必要人为活动,采用“步巡+车巡+无人机反制”模式,严禁无人机靠近拍摄彩鹮,并设置观鸟提示牌与警示牌,全力保障彩鹮的繁殖环境不受干扰。
省林业局相关专家表示,彩鹮在鄱阳湖畔栖息、繁殖,从迷鸟变成了留鸟。不过,要通过长期、稳定的监测,才能最终判断其种群数量是否持续增长,并形成稳定的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