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球评:红歌响彻赣超赛场,“润物无声”的精神滋养

2025-09-08 16:16 阅读
大江网原创

  当舞台剧《长征第一渡》跳进赣超赛场,当赣州赛场4万多名球迷齐唱《十送红军》的歌声响彻云霄,当吉安赛场万人合唱《映山红》的旋律湿润眼眶——赣超这方绿茵场,早已从单纯的竞技舞台,升级成为江西红色血脉奔涌的“活载体”。

  这一刻,赣超不再只是绿茵场上的较量,而是一次红色血脉的集体唤醒。绿茵场上的每一次奔跑、每一声呐喊,都流淌着永不褪色的信仰底色。

  ——红,是记忆的传承,更是情感的共鸣。

  吉安是井冈山精神发源地,当《映山红》在赛场唱响,不只是怀旧,更是一种精神的接续。《红星照我去战斗》《歌唱祖国》等歌曲。同样引得赛场观众齐声高歌,歌声里藏着江西人最深的情感逻辑: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家国情怀的守护从未改变。

  球场如战场,拼的是技,燃的是魂。当红色歌曲成为助威BGM,我们看到的,是历史与现实的深情对话,是红色记忆在年轻一代心中的悄然扎根。

  ——红,是精神的延续,更是品格的映照。

  赣超第六轮,终场哨响前30秒,萍乡队补时阶段绝杀,以2∶1反超客队赣州队,现场球迷直接“嗨”到破音,这份“拼到最后一秒”的坚韧,正是江西人“吃得苦、耐得烦”的生动写照。

  红色精神从来不是空洞口号,它体现在每一次跌倒后的站起、每一滴汗水的挥洒中。

  赣超参赛球员们踢的不是职业联赛,是草根的倔强,是红土地的脾气。这种“不怕苦、不服输、不退让”的劲头,正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生动演绎。

  ——红,是城市的底色,更是发展的底气。

  从“英雄城”南昌到“红色摇篮”吉安,赣超11城,城城有红色印记,人人有红色记忆。

  南昌队队徽上的“八一”飞檐,代表着“八一精神”,让人一看见就想起,江西是革命老区,拼球就得有股子“敢打必胜”的劲;吉安球队队徽上的“井冈红旗”,表达的是“江西的红色故事,得一代代讲下去”的期许。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融合,让红色文化不再是展柜里的文物,而是可感、可唱、可参与的生活日常。

  这些红色符号,不是生硬的贴标签,而是赣超赛场里“润物无声”的精神滋养。它告诉世界:江西的现代化,不是割裂历史的奔跑,而是带着信仰前行的远征。

  ——从《十送红军》到《映山红》,变的是旋律,不变的是血脉。

  红色旋律,从“老歌新唱”到“全场共鸣”,是红色血脉的时代回响。从赣超首轮到第九轮,那些浸润着红色基因的“名场面”,让革命精神在呐喊与奔跑中焕发新生。

  赣超的火爆,不仅在于“村BA式”的草根热情,更在于它唤醒了深藏于江西人血液中的集体记忆与精神信仰。这股红色血脉,正化作新时代江西人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内在力量,随着赣超赛场上的每一次奔跑、每一声呐喊,在赣鄱大地上奔涌不息。

  (刘诗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