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控诉——探访新建区言家岭日军地堡群

在离南昌市新建区西山镇琚塘村言家自然村约500米远的言家岭山岗上,有一处侵华日军地堡群,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8月22日,记者和新建区文史专家等人,前往该地堡群探访。
记者发现,整座山峰上错落分布着5个地堡,呈“品”字形排列,形成交叉火力网。地堡外形酷似蘑菇,采用圆顶式设计,通体由钢筋水泥浇筑而成。经测量,掩体墙壁厚达40厘米,每个地堡面积约4平方米,内部空间可容纳5至8名士兵驻守。这些军事工事修建得极为隐蔽,与四通八达的战壕相互连接,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地堡四周墙体上预留枪炮口。站在山岗制高点俯瞰,言家岭日军地堡群正好处在居高临下的战略位置,控制着山下的水道以及西山通往石岗、高安的交通要道。
新建区政协干部、文史专家周三岗向记者介绍,这处地堡群始建于1939年,当年日军为巩固侵略据点,征集了大批当地民众充当苦力。那时,西山地区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经常遭受以言家岭为据点的日军烧杀抢掠,到处鸡犬不宁。日军强行拆毁附近民房,挖掘山体,在此横行长达6年之久,给当地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日军侵占西山后,言家村村民惨遭枪杀的就有100多人,村里房屋几乎全部被烧毁。”言家村党支部书记言有明说起这段历史,声音沉重。他告诉记者,村里健在的长辈常常讲述日军在言家岭和西山一带犯下的滔天罪行,“当年西山沦陷时,村里的言后富还是个11岁的孩子,他和同村40多名村民被日军强行赶到村后的山上,被迫修建地堡和壕沟。他们每天从天未亮干到天黑,只要动作稍慢一点或没有完成任务,就会遭到狗咬、刀砍、烟头烫等非人惩罚,不少乡亲没能活着走出那片山岗。”
周三岗说,言家岭日军地堡群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日军侵略罪证,不仅为研究日军侵华史、军事装备史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更直观表明新建西山在军事防御上的重要战略地位,为还原抗战历史提供了宝贵依据。据介绍,言家岭日军地堡群已被列为南昌市文物保护单位。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如今的言家村,村民安居乐业,但掩映在言家岭山中的地堡群留存至今,每时每刻都在无声控诉侵略者的罪恶。它时刻警示我们: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 实习生 刘璐安娜 徐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