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吐为快 让百姓用放心“表”交明白钱

2025-09-09 04:47 阅读
江西日报

  水电气表虽小,却是家家户户过日子的计量器。一块不准的水表、一次不明的加价,看似是小钱,累积起来就成了群众的“心头堵”。近期,全国多地陆续开展水电气计量和收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并曝光违法案例,如福州某小区3706台水表未做首次检定就“上岗”、福清某水务公司多年违规多收水费超10万元,暴露出民生领域监管的薄弱环节。

  从各地查处的情况看,当前水电气计量收费问题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源头失守,部分企业为节省成本,对新装表具不做首次强制检定,让问题“表”直接流入居民家;二是收费乱象,转供电加价、违规收取换表费、开口费等问题,如南京建邺区一年查处的转供电案件,责令涉事企业退还电费780万元;三是服务缺位,老旧表具到期不换、群众投诉处理周期长,有的投诉要等60天。这些问题的根源,既有企业主体责任缺失、逐利心态作祟,也有部分监管部门响应不及时、排查不彻底的因素。

  让居民用放心“表”,不能只靠事后查处,而要构建全链条防护网。各地的实践已经给出了可行方向。在监管端,要像新余市那样做好“三勤”:勤抓首次强检,确保水电气表100%检定合格;勤做随机抽查,及时揪出表具的隐形问题;勤查收费明细,对水电气企业实现全覆盖检查,让违规收费无处藏身。荆门市推动老旧表具轮换、福州将水电气纠纷接入ODR(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的做法也值得推广,前者从源头减少计量误差,后者将投诉处理周期压缩到10个工作日,让百姓维权不用“跑断腿,等白头”。

  水电气行业关乎民生福祉。企业要守住诚信底线,主动落实表具周期检定、到期轮换制度,公开收费标准和明细,让每一度电、每一方气的收费都晒在阳光下。消费者要提高维权意识,遇到计量不准、收费不明时,及时投诉。只有政企民三方携手,才能织密民生保障网,让百姓用放心“表”、交明白钱,体现消费公平与民生温度。

  付强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