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县外卖骑手、快递小哥可享七折用餐 “在这里工作有家的感觉”

8月31日13时15分,骑手胡志扬忙完外卖午高峰后,走进余干县德胜大街的仟味客中式快餐店就餐。他点了干烧带鱼、红烧肉、蒜苗炒猪耳尖、西红柿炒鸡蛋、煎辣椒5道下饭菜,再加上两碗米饭……“这些菜原价20元,快餐店给我们打七折。相比以前,我们吃得更好,还不用多花钱。”他开心地说。
余干县共有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从业人员1300余名,其中50%以上的从业人员家不在县城,“特别是外卖骑手,中午是送餐高峰,送完餐再用餐就比较晚。”余干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陈海亮说。为此,余干县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爱心企业支持下,着力解决新就业群体“用餐难、用餐贵、用餐晚”等问题。从今年1月21日起,该县外卖骑手、快递小哥可在供餐企业的7家门店,享受用餐价格七折优惠,这让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胡志扬算了一笔账,家不在县城的骑手,每天至少有中午、晚上两顿在外用餐,就餐打七折后,半年下来可省2000元左右。
“外卖员在外奔波时间较长,若想中途休息,回家较远且费时,没有可供休息的临时场所;骑手进小区送餐难,多道门(小区大门、楼栋单元门)且手续繁多,部分外卖员不太会操作智能门禁系统,影响送餐速度。”陈海亮表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面临休息难、进门难、就餐难、就医难、维权难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余干县委社会工作部从解决新就业群体“五难”问题入手,联合县总工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司法局等部门,织密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暖心网。
“以前登记要报楼栋、房号、订单信息,现在全程零接触,把工作牌押在物业公司就能进门,确实很便捷。”骑手吕兆华骑着带有编号的电动车进入小区,将客户的3箱纯净水直接送到楼栋口,“之前从小区门口到楼栋口这200多米不能骑车,我们只能分两次搬,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还容易超时。”
过去,由于小区“安全至上”与骑手“效率第一”的需求碰撞,骑手入小区困难重重,相关部门也面临如何既保障小区安全又为骑手提供便利的管理难题。为破解外卖骑手小区“门难进、多道门”的问题,去年8月,余干县委社会工作部联合送餐平台、各物业公司以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住房保障中心负责人召开座谈会,收集送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最终达成共识,即各送餐平台对本职工实行‘一员工一编号’制度,给骑手们发放印有编号的工作证,有工作证且工作证编号和电动车编号一致才能快速地进出小区。”陈海亮表示,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送餐速度,同时还能做到通过编号追踪到个人。若骑手在小区内损毁公共财产可直接定位到个人进行理赔,以便更好地约束骑手的行为,维护小区安全。
同时,余干县整合“饶城e家”、就业之家、城市驿站等多方资源,在全县范围内精心选址,建设了30个城市暖“新”驿站,构建一个覆盖广泛、功能完备的服务新就业群体的新阵地。“全县各个区域都有暖‘新’驿站,我们可以休息、饮水、充电、阅读等,在这里工作有家的感觉。”吕兆华高兴地说。此外,余干县各部门各单位用实际行动关爱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县人民医院为其提供体检套餐七折优惠,县司法局联合检察院提供法律援助,帮助新就业群体维权。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吕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