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变身为“移动毒窝”——靖安警方循迹追踪破获一起容留他人吸食毒品案

2025-09-10 09:13 阅读
大江网-新法治报原创

  “我只是走了一段偏僻的路,以为深夜不会被查……”8月30日,记者从靖安县公安局获悉,该局通过持续研判分析,成功破获一起容留他人吸毒案,依法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

  “今年3月至5月间,李某多次于深夜驾车出入偏远郊区,行车轨迹异常,引起警方高度关注。”据靖安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刘渊介绍,经查,李某不仅与一起涉毒案件存在关联,还频繁与多名有吸毒前科人员接触。更严重的是,他竟将私家车变为“移动毒窝”,多次容留“毒友”在车内吸食毒品。7月下旬,在掌握充分证据并完成周密布控后,民警成功将其抓获。

  异常行车轨迹露马脚

  “所有在管吸毒人员都会根据涉毒情况被划分为高、中、低三类风险等级,实施分类管理。”刘渊向记者介绍。本案犯罪嫌疑人李某,曾是警方重点监管的对象。2020年,李某因涉嫌吸毒被查获,随后接受了为期3年的社区戒毒。其间,他表现良好,按时报到、毒品检测结果正常,为抚养两名在校子女,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生活轨迹基本固定在“家—工地—学校”三点一线。三年期满后,他被依规调整为“低风险”人员,仅需接受不定期抽查。

  然而,今年3月至5月,民警在梳理公共视频平台时,发现了一条异常的车辆轨迹。视频画面显示,李某一反常态,在深夜甚至凌晨频繁驾车出入靖安县城周边的偏僻乡村和新城区人迹罕至的区域。“他平时要接送孩子,按理说出行轨迹应该是‘三点一线’,不可能突然频繁出现在这些偏僻地方。”刘渊回忆道。这种与日常规律严重不符的行踪,引起了民警的高度警觉。

  民警的怀疑很快得到证实。通过对李某社会关系的深入排查,男子胡某逐渐浮现。经查,胡某曾是去年一起系列毒品案件的关联人员。进一步侦查发现,李某近期频繁在深夜甚至凌晨驾车外出,正是为了与胡某秘密接触。两条线索在此交汇,民警据此判断李某极有可能已复吸毒品,其反常行踪与涉毒活动密切相关。 “李某不仅行为异常,还与我们此前侦办的涉毒案件人员重新建立联系,这显然表明其存在涉毒嫌疑。”刘渊向记者表示,一张针对李某的抓捕行动网就此撒开。

  “移动毒窝”浮出水面

  锁定侦查方向后,抓捕行动随即展开。民警首次前往李某的户籍地时,发现其住处已人去楼空,房屋甚至被彻底拆除,显然李某已更换藏身之地,企图逃避追捕。民警迅速再次聚焦公共视频平台,经反复筛查比对,发现李某的车辆每日均会途经城区中心某路口,但很快便消失在后续视频画面中。而该路口附近,仅有一个大型集中安置房小区,这成为了走访排查的关键区域。

  民警推断,李某的新落脚点很可能就在该小区内。然而,由于安置房数量庞大,若贸然开展排查,极有可能惊动李某。为此,警方采取“蹲守+技侦”的策略:一方面在小区周边连续多日布控蹲守,另一方面调取物业公共视频进行轨迹追踪,最终精准锁定了李某的藏身之处。7月20日,当李某再次准备外出时,守候多时的民警果断收网,将其当场抓获。经后续毒品检测,结果呈阳性,印证了民警的前期判断。

  “当我被抓获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一切都完了。”面对证据,李某的心理防线瞬间崩塌。据其供述,自今年3月以来,他多次与胡某等人在其私家车内吸食冰毒,最多时车内竟有3人一同“吞云吐雾”。为寻求刺激并逃避警方侦查,他甚至驾车前往偏僻地段吸毒,将自己的车变成一个流动的毒窝。

  “经查实,李某已3次容留他人在车内吸毒。”刘渊指出,李某天真地以为,深夜在郊外自己的车上吸毒就能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每一次吸毒行为,早已被清晰记录。

  当记者问及为何主动提供吸毒场所时,刘渊解释了吸毒群体的特殊情况:“这类行为往往不涉及金钱交易。比如两人关系密切,一方有毒品,另一方有车,自然就会选择在有车的一方吸毒。”

  面临行政刑事双重处罚

  经查,李某的行为已同时触犯行政与刑事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2条,吸食、注射毒品的,将被处以行政拘留并处罚款;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吸毒人员往往抱有这种心态,一味归咎于他人,却忽视自身的责任。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意志力不坚定才是根本原因。”刘渊表示,在审讯过程中,李某虽表现出一定悔意,但仍将复吸归因于“毒友”的诱惑。

  目前,李某因吸毒行为已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5日,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行政拘留期满后,因其多次在车内提供场所容留他人吸毒,涉嫌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现羁押于看守所。

  “我们已向检察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综合其犯罪情节及作案次数,预计李某将被判处6个月至1年有期徒刑,但这并非惩处的终点。”刘渊向记者表示,李某曾接受社区戒毒,此次复吸已构成“吸毒成瘾严重”情形,待刑满释放后,将依法被送至强制隔离戒毒所,接受为期两年的强制隔离戒毒。

  ◎文/新法治报·赣法云 陈曦 龚辰欣 记者程呈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