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个好觉,让身体更健康
睡眠是每个人日常必需的生命活动,但其背后的科学机制与健康意义却常被忽略。本文旨在介绍睡眠的基本知识及其对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实用建议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电生理 副主任医师 丁勇民 医师 杨慧婷
睡眠是什么?为什么如此重要?
睡眠是身体与大脑修复和恢复的关键阶段。在睡眠过程中,呼吸减慢、心率下降、体温略微降低,大脑则进行记忆整合与代谢废物的清理。睡眠不仅有助于体力恢复,还能增强免疫力、维护脑健康、稳定情绪,对人体多项生理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
常见睡眠问题及应对方法
1.失眠
建议:建立规律作息,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借助放松训练或冥想促进入睡。
2.打鼾与睡眠呼吸暂停
建议:尝试侧卧睡姿、控制体重、避免睡前饮酒。症状严重者可考虑使用呼吸机或口腔矫治器。
3.睡眠碎片化
建议:保持作息稳定,睡前减轻心理压力,避免剧烈运动或摄入刺激性食物。
如何提升睡眠质量?
优化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昏暗及通风良好,适宜睡眠温度为18–22℃,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
培养良好睡眠习惯。每天固定时间就寝与起床,包括周末。睡前1–2小时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可选择阅读或聆听舒缓音乐。
合理饮食与运动。睡前不宜摄入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品及高脂食物。每日保持适量运动,但睡前3小时内应避免剧烈活动。
有效管理压力。可通过冥想、正念练习或与他人沟通缓解焦虑,必要时建议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特殊人群的睡眠建议
夜班工作者:白天睡眠时应使用遮光窗帘、眼罩及耳塞,模拟夜间环境。
老年人:需特别关注睡眠呼吸异常,并定期监测血压与血糖水平。
慢性病患者:应遵医嘱服药,避免影响睡眠的药物或食物,如发现呼吸问题应及时就医。
跨时区旅行者:可提前数天逐步调整作息,抵达后尽量增加自然光照,避免白天睡眠时间过长。
睡眠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睡眠不仅有助于提升日间精力,还能降低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若长期存在睡眠障碍,建议及时就医或咨询专业睡眠医生。让我们从今天起更加重视睡眠,拥抱更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