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红飘香 产业兴旺 修水“茶文章”越写越精彩

2025-09-13 04:50 阅读
江西日报原创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唐文曦 通讯员卢作仁、姚健)修江河畔,茶香四溢。“精挑、萎凋、揉捻……”近日,修水县宁红茶创新产业园的非遗工坊内,国家级非遗宁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俞旦华手把手向青年学徒传授制茶技巧,迎接即将在此举办的2025中国红茶大会。

  记者了解到,宁红茶创新产业园是修水县贯彻“三茶”统筹理念重点打造的综合性项目,集文化展示、生产加工、科技研发、商贸物流与茶旅融合于一体。项目总投资2.3亿元,规划面积597亩,涵盖中国宁红茶博物馆、茶文化主题商业街、数字中心、非遗工坊、科研技术服务中心及宁红茶创新工厂等核心板块。

  “项目运营后,可联动2000户茶农,实现从鲜叶到成品茶的价值跃升,每年还可吸引20万人次游客前来品茶、购茶、体验茶文化,真正实现‘以茶兴产、以茶富民’。”修水县茶科所所长齐军表示,该项目将显著提升宁红茶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成为推动修水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修水产茶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余载。20世纪初,宁红茶步入产销全盛时期,凭其“红亮香郁,味醇形美”的独特品质,享有“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茶盖中华,价甲天下”等美誉。2021年与2022年,宁红茶制作技艺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继2015年成为江西省“四绿一红”品牌中唯一的红茶品牌后,今年7月,宁红茶再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

  近年来,修水县通过建设生态茶园、整合品牌资源、推动茶旅融合等一系列举措,重塑宁红品牌辉煌,使其成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23.2万亩,茶叶年产量超7500吨,综合产值29.6亿元。

  修水县漫江乡、大椿乡、杭口镇等地依托茶园优势,每年春夏时节,连片翠绿茶园与鲜嫩茶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研学、采茶、制茶,体验乡村独特风情。

  此外,当地还依托东浒寨、双井黄庭坚故里、陈门五杰故里等景区景点,结合“秀美乡村”“一乡一园”等项目,打造品茶坊、赏茶线、非遗工艺传承中心等二十余处乡村旅游点,推出生态休闲游、茶园农家乐、茶业研学游等融合业态,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实现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为提升茶产业附加值,修水县积极推进茶产品多元化发展,依托科研技术服务中心和创新工厂,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开发出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系列衍生品。在政府的引导下,当地茶企改变以往只采春茶的传统模式,开发出夏秋茶宁红红茯新产品,进一步提高茶叶资源的利用率,延伸产业链条。产品推向市场后,深受消费者喜爱,年销售额达300万元,为当地茶农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目前,全县拥有茶叶经营主体145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10.4万人。“修水宁红茶”品牌价值达36.88亿元,“双井绿茶”品牌价值达12.47亿元。

  一片茶叶,带动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通过打造宁红茶品牌、做强茶产业,修水县正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文化传承与创新突破相促进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