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用好“十六条”,推动“加速跑”
力争到2030年,全省建成8家左右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引育数据企业500家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2%……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赣鄱大地,风云际会。江西出台《若干措施》,以16条精准举措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产业发展新蓝图。这不仅是政策的升级,更是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江西正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战略支点,撬动制造业迈向价值链高端,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未来已来,数字浪潮奔涌而来,加快数智型服务业布局正当其时。面向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在人工智能领域,推动智能化软件和具身智能装备全环节应用,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在低空经济领域,鼓励开发低空智联网系统,构建空天地协同支撑能力;在数据要素领域,培育专业服务机构,提升数据价值化服务能力……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彰显了顺应数字浪潮,培育壮大数智型服务业,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决心与智慧。
作为新兴工业大省,江西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连续3年突破万亿,装备制造、有色金属正加速迈向万亿级。超1.6万家企业启动数字化改造,1.2万余家企业实施转型升级,这些生动实践正在重塑江西制造的DNA。令人振奋的是,企业改造后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6.2%,运营成本下降15.7%,这就是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制造业的“乘法效应”。从中试平台建设到创新驱动平台打造,从工业设计创新到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提升……《若干措施》每一项举措都直指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可以预见,以高端服务“深度赋能”先进制造,必将为江西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生产性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政策的精准滴灌。针对物流与产业融合不深、会展品牌不强、金融业态不丰富、人才集聚不足等痛点,江西拿出实招硬招:发展供应链管理服务,引进世界级会展品牌;推进普惠金融改革,探索科技金融试点;培育高端人才服务,破解人才瓶颈……补短板、强弱项,打出政策“组合拳”,为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输血补气”“保驾护航”,彰显了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这份含金量十足的“十六条”,既是任务清单,也是机遇指南。各地要加快推动政策落地生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速跑”,以生产性服务业之“进”,促制造业发展之“跃”,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注入澎湃动能。
(彭松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