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同陌路到邻里和畅
“法官,我终于找到被执行人蔡某了,他就在靖安中源的家里!”近日一个周末的清晨,一通急切的电话打破了靖安法院执行局的宁静,电话那头,申请执行人的声音满是焦急与期待。
原来,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系同门本家,2019年,被执行人蔡某因母亲遭遇车祸在医院抢救向申请人借款,后因做生意投资多次借款累计10余万元并签订了借款合同。然而,借款到期后,蔡某却以各种理由拖延还款,甚至玩起了“失踪”。申请人多次催讨无果,无奈之下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调解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但蔡某依旧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紧急响应,火速奔赴执行现场
时间就是效率,线索就是命令。执行法官迅速召集执行干警,放弃周末休息时间,驱车40余公里绵延山路赶赴靖安中源。一路上,执行干警们心急如焚,却又保持着高度的冷静和专业,反复推演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这次行动关系到申请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及时兑现,大家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执行法官在车上严肃地说道。
警法联动,合力化解执行困局
抵达靖安中源后,执行干警紧急联系当地派出所,请求公安力量协助,当地派出所民警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发现被执行人蔡某家中有其年迈的父母。考虑到老人年龄较大,身体可能较为虚弱,执行干警们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没有贸然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先与被执行人耐心沟通,询问其达成和解协议后未履行的原因,接下来该如何履行。

在警法的紧密配合下,执行干警们一方面向老人详细解释执行工作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争取老人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依法对被执行人蔡某进行释法明理,并严肃告知其抗拒执行的严重法律后果。
在警法的共同威慑和耐心劝导下,被执行人蔡某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愿意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当场与申请人执行人达成了还款协议,以房抵债偿还6.8万元;剩余6万元达成分期付款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