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江西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2.0版的思考

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龚志坚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当前,国际保护主义持续升级,国内区域发展竞争激烈,我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在对外经贸合作实力、开放平台功能绩效、对内开放联动协同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弱项。认真谋划“十五五”时期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对于江西深入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十五五”时期,建议江西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开展首创式、集成式改革,推动机制功效、合作动能、产业质量、平台质效“四个提档”,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2.0版。一是坚持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动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功效提档。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复制推广自贸区制度型开放经验。深化跨区域、跨部门集成创新,遴选专家、企业家成立智库,完善容错及风险防控机制。二是坚持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主线,推动对外合作动能提档。鼓励在赣企业抱团出海,融入跨国公司产业链。用好南昌昌北国际机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争取将全省划入停留范围。健全外资项目储备机制,完善企业品牌建设政策和工作协调机制,谋划一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小而美”民生项目,争取纳入国家项目清单重点推进。三是坚持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契机,推动开放型产业质量提档。与沿海外贸大省共享资源,实现“合作出海”。制定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点任务清单。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切入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争取关键产业备份、数据储备项目在江西落地。四是坚持以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为抓手,推动全域开放平台质效提档。实施全省综保区对标自贸区提升工程,编制综保区发展“十五五”专项规划。创新开发区“管委会+公司”模式,推动具备条件的开发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推行综保区与口岸、水陆空港联动模式,加强综保区与开发区、综保区与跨境电商综试区联动,打造一批跨境电商特色出口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