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提升内陆企业国际化水平的科学策略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龙晓柏

在全球经济日益融合背景下,内陆企业要想真正发展壮大,必须把握机遇面向世界,推动优质产能和装备走向世界大舞台、国际大市场,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把特色制造品牌和技术打出去,实现高水平国际化经营。新形势下,高质量提升内陆企业国际化水平,应科学把握五大策略。
一是优化国际化空间布局。深化内陆企业面向“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的经贸合作。针对不同典型发展中东道经济体优化国际化合作策略,打造各具特色的“南南合作”模式。
二是因地制宜实施国际化经营模式。针对不同国家的优势合作产业开展多元国际化经营模式,继续开拓高收入国家市场,在高收入国家侧重于建立高端制造业总部基地、跨国研发中心,充分集聚东道国先进制造和人才资源。鼓励股权投资和“绿地投资”、成熟产业技术及服务输出相结合。
三是创新企业国际化技术性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内陆“走出去”企业逐步在海外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模式,培育和建立中国内陆企业海外科技园和科技孵化器。支持创设新产品国际展示中心,为内陆企业提供全球新产品信息服务,鼓励和支持内陆中小型企业开发、生产符合面向全球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四是培育一批全球性品牌企业。深化内陆企业公司制度改革创新,提升内陆企业对资源配置的经营效率,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突出的全球性民族品牌企业。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机构服务,协助内陆企业组建各种形式的出口和投资品牌联盟。
五是提高内陆企业国际化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内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公共服务效率,增强数字政务赋能,提高内陆企业国际化经营便利化水平。政府公共指导机构可对东道国的经济环境等多个层面进行全面评估,及时提供经贸政策咨询、东道国准入投资指南等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