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一附院援乍得医疗队员成功为HIV阳性患者局麻实施鼻息肉手术

2025-09-19 15:46 阅读
大江新闻

  大江新闻讯(通讯员谭心芽)近日,在中乍友谊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室内,一场特殊的手术紧张地进行着。中国(江西)第20批援乍得医疗队、南大一附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曾亮主治医师在有限的条件下,成功为一名当地HIV(艾滋病病毒)阳性患者在局麻下实施了鼻息肉切除术。手术历时两小时,在高达38摄氏度的室温中,医护人员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以精湛技术和无畏勇气,再次诠释了中国医务工作者的敬业精神与国际人道主义情怀。

  患者为一名老年男性,因双侧鼻腔堵塞,无法经鼻腔呼吸,而导致头痛,慕名来到中乍友谊医院求助。经检查,双侧鼻腔充满荔枝肉样息肉,已堵塞至前鼻孔,考虑手术治疗。然而,术前SIDA检测患者呈阳性,给手术带来了潜在巨大风险和阻力。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可降低风险发生,但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手术室缺乏深度全麻条件及血压控制,无法进行全身麻醉。

  “病人的痛苦与召唤是医生的力量。”面对现实条件,曾亮在充分评估患者状况并与团队商议后,决定因地制宜,在局麻条件下进行手术,然而,这个决定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鼻息肉手术本身视野深、操作空间小,在局麻下进行,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术中因器械操作触及深部组织引发的剧烈疼痛,以及血液、分泌物对咽喉部的刺激,会导致患者频繁咳嗽、吞咽和头部晃动,极易使带有病毒的血液和分泌物从鼻腔喷溅而出,直接污染正对面操作的医生及其助手。

  “风险我们都知道,心里都紧张,但穿上这身白大褂,就没有退缩的理由。”曾亮事后平静地说,“做好最高级别的防护,小心再小心,但手术必须完成。”

  手术如期进行。曾亮和助手穿戴了双层手套、防护眼罩、不透风的一次性手术衣。当地手术室没有空调,高温下,厚重的防护服如同蒸笼。正如术前所料,手术过程异常艰难。每一次操作都可能引发患者的剧烈反应,血性分泌物不时喷溅在防护面屏和手术衣上。曾亮和当地助手一边稳定患者情绪,示意其放松和配合,一边凭借娴熟的技术和极大的耐心,精准、快速地操作。每当患者因疼痛难以忍受时,手术便暂停片刻,待其稍缓后再继续。如此反复两小时后,息肉被成功切除。术后,当曾亮脱下防护装备,眼前的一幕令人动容:汗水早已浸透内层手术衣,长时间佩戴手套的手被汗水泡得发白起皱,脸上也留下了防护口罩和面屏深深的压痕。

  患者在感受到鼻腔通气的畅快后,激动地连连道谢。守护生命无国界,亦无差别。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医疗队‘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今后,医院也将继续与乍得同行携手,为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水平、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而努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