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化身“城市文化会客厅”,南昌地铁纳凉音乐会出圈
大江新闻讯 全媒体记者左阳天报道:“这才是国泰民安该有的样子!”有网友这样评价南昌地铁的纳凉音乐会。记者22日从南昌地铁获悉,南昌地铁纳凉音乐会在本月下旬正式收官。7-9月,南昌地铁化身城市文化会客厅,成功推出“拾光·与美好同行”四场纳凉音乐会演出。从八一建军节到金秋九月,这一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更展现出地铁作为城市重要公共空间的文化包容性与服务创新力。

四场主题演出,构筑多元艺术矩阵
8月1日,首场音乐会在八一广场站厅层盛大启幕。适逢建军98周年,南昌交响乐团奏响《国际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11首红色经典,琴弦震颤间勾勒出英雄城的红色记忆。第二场“文脉和声·艺韵飞扬”音乐会聚焦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非遗道情苍劲有力的唱腔、地道的南昌方言演唱,与街舞《Pink风暴》的青春活力同台碰撞,二胡与魔术跨界对话,彰显出南昌深厚文化底蕴与时代气息的共生共荣。第三场“音潮跃动·律动未来”音乐会则充满青春气息,由南昌地铁青年职工自编自演。《同桌的你》唤起集体记忆,方言歌曲《藜蒿炒腊肉》用本土风味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古筝、相声、合唱轮番上阵。最后,南昌市青少年宫小红星艺术团带来第四场“满意童行”。孩子们通过琵琶齐奏、二胡合奏、笙独奏、童声独唱等节目,展示了精湛的艺术素养,纯真嘹亮的歌声为夏夜画上美好句点。

台上演出精彩不断,台下服务同样细致入微。每场音乐会期间,南昌地铁均配备专业的服务保障团队,工作人员有序引导客流,安保人员全程维护现场秩序;地铁客服中心常备“阳光百宝箱”,创可贴、藿香正气水等应急物品一应俱全;“阳光纳凉区”为提前到场的观众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系列音乐会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南昌地铁服务功能的延伸。与站内设置的自助鲜花机、文创售卖机,以及全国首个地铁站内“孺子书房”等便民设施相呼应,共同构建起“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市民在出行途中不仅能邂逅艺术,更能感受到城市公共服务的人文温度。
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一次成功探索
据统计,四场纳凉音乐会共吸引数千名市民现场观看,线上观看人数超10万人次,社会反响热烈。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是演出,更是南昌地铁打破通勤空间的单调属性、拓展服务外延的重要举措。纳凉音乐会虽暂告一段落,但南昌地铁致力于文化服务的脚步不会停歇。南昌地铁用四场音乐会,不仅奏出了城市的文化多元与青春活力,更写就了一份充满温度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