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气象预警体系建设吸引海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实地打卡
大江新闻讯 邓敏佳 刘源福 全媒体记者孙沐雨报道:9月18日至9月21日,江西省气象局举办全民早期预警与气候变化适应学术沙龙,来赣开展现场教学活动的“全民早期预警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研讨班”学员深入南昌市、靖安县、庐山市、永修县等地,实地调研气象预警体系建设与气候适应能力提升的创新实践。

研讨班为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项目,由生态环境部、全球适应中心主办,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与培训中心)承办,江西省气象局协办。学员包括来自南非、加蓬、埃及、阿尔及利亚等15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24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
江西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傅敏宁,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王琳出席学术沙龙并致辞。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数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思华,江西省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邓蕙菁博士分别围绕“极端天气下的应急管理”和“江西省减排现状”作经验分享。孟加拉环境、森林和气候变化部法律事务司副秘书长谢赫·穆拉德·侯赛因作为学员代表发言。
傅敏宁表示,江西作为中国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大省,始终将应对气候变化服务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致力于构建科学、高效、开放的气候服务体系,为防灾减灾、绿色转型和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力量。在强化气候灾害风险服务能力方面,创新打造强降水“631”风险预警应对工作机制,构建直达基层责任人的点对点临灾预警“叫应”闭环,入选WMO全民早期预警中国行动计划。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方面,加强国际适应气候变化合作,积极推进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未来,江西气象部门将继续深化气候变化监测、评估、预警和服务创新,强化科学协同与国际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守护全球气候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琳表示,江西积极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联合16部门印发实施《江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九江市成功入选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并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中国角”分享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实践成果。推动实施“江西鄱阳湖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升项目”和鄱阳湖气候适应行动计划,提升重点区域气候适应能力,加强气候变化风险与评估,研究制定鄱阳湖气候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实施温室气体基础观测能力建设工程,开展温室气体浓度观测。下一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将持续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推进重点领域和脆弱地区气候适应行动,提升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和水平。
谢赫·穆拉德·侯赛因对研讨班及学术沙龙组织方表示诚挚谢意。他表示,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最易受气候影响的国家之一,非常重视与伙伴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相互学习。中国在防灾减灾、早期预警系统与气候适应策略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对全人类与国际合作的重要贡献。希望今后继续开展此类交流项目,通过知识和文化的互通,共同实现提升能力、增强韧性、加强国际合作。
在赣期间,研讨班学员围绕智能气象预警终端建设运行和气象预警信息发布部门联动情况、靖安县靖窑文化与黑色陶瓷古法技艺、水美乡村以及幸福河湖建设自然展示基地、白茶文化及气象服务、庐山市气象局基层台站建设和气象文化、庐山云雾物理综合试验基地工作平台、鄱阳湖国际湿地生态气象监测、天气雷达空中鸟类活动监测校验系统、低空远程生态光电探测系统等开展现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