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党员一面旗——九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滨江段建设项目一期走笔

9月15日,九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滨江段建设项目一期工地上,机器奔走,党旗招展,一派忙碌景象。该项目自去年9月开工以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党建工作的凝聚力与影响力转化为推进项目建设的强大执行力,全力向明年9月竣工的目标冲刺。
九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滨江段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位于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长6.5公里。项目建设目的是完善九江岸线基本功能、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等,绘制“江城联动”美好画卷,打造千年浔阳文化窗口。
“项目临时党支部有6名党员,分别驻守在工程技术、安全管理等关键岗位。”临时党支部书记、项目负责人卢敦清介绍,临时党支部始终以“党建领航项目建设”为核心,将党员力量拧成一股绳,让党员当好施工进程的排头兵,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督员,确保每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
9月15日,虽然已是初秋,但35℃的气温依然炙烤着工地。临时党支部的党员们有的蹲在路基碾压作业区查验土料含水率,及时与施工队沟通调整晾晒方案,有的检查钢筋绑扎质量,对照图纸逐项核查是否符合规范。“进度要赶,但质量底线不能破。”党员田金标说,临时党支部每个党员都要对分管区域的质量安全负总责,发现问题要当场整改。
在项目降本增效工作中,临时党支部更是发挥了“智囊团”作用。项目开工初期,党员团队联合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复盘,发现部分钢筋型号偏大,存在浪费现象,当即成立技术攻坚小组,提出钢筋优化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仅此一项就减少上千吨钢筋用量,节约成本400万元。党员瞿元元作为项目成本管理负责人,同步跟进堤外平台亲水台阶调整等工作,累计为项目节省造价超600万元,实现“质量不打折,成本降下来”的目标。
“党员冲在前,我们心里有底气。”项目施工队队员尧飞说,有一次,党员深夜巡查,发现一处施工细节存在瑕疵,当即召集人员整改,全程紧盯直至问题解决。这种严之又严的作风,不仅保障了工程质量,更让工期比原计划提前推进。
今年3月,项目部接到水利部门通知,5月主汛期来临后涉水工程必须停工。临时党支部立下主汛期到来前完成堤外岸坡改造的“军令状”,实行24小时轮班制。白天,党员们与工人一起顶着烈日浇筑混凝土;夜里,忍着蚊虫叮咬在泥水里奋战,终于如期完成涉水工程。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卢敦清说,临时党支部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进项目建设,让这条长江岸线成为展示九江历史文化的“金名片”,早日向市民呈现“江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历史文化名城画卷。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