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家装公司“卷款跑路”,破解行业难题 “资金存管”让消费者无忧装修


消费者在了解资金如何存管。本报全媒体记者付强摄
近年来,家装公司倒闭、负责人卷款跑路事件时有发生,不仅让消费者蒙受损失,更使整个家装行业陷入信任危机。为保障家装资金安全与装修质量,让消费者安心消费,今年9月,江西省室内装饰协会引导部分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的家装企业试点“资金存管”模式,并将于近日向全省推广。
行业痛点
装修资金缺乏有效监管
9月15日,吉安市吉州区多名消费者发现,吉安璟鸿装饰有限公司收取他们8至20万元不等的装修款后,负责人卷款失联。消费者满心期待的新家,只留下未完工的房屋和难以追回的血汗钱。
类似事件屡见不鲜。以南昌市为例,去年前三季度,预付式消费投诉超4000件,其中有不少涉及家装公司卷款跑路的案例。在倒闭或跑路的家装企业中,既有成立时间很短的企业,也有老牌企业。
“家装公司卷款跑路,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也使整个家装行业的信誉受损。”9月20日,省室内装饰协会会长赵建平向记者分析了其中原因:一是装修行业技术和资本门槛低,且缺乏有效监管,资金容易被挪用、被股东私分,一旦公司拿装修款去做其他风险投资,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二是行业内恶性竞争严重,互相压价竞价,增加资金压力;三是装修行业基本是“先付款再开工”,有的工程没开工,消费者便付了全款,由于款已付完,消费者“钱权双失”,部分利欲熏心的公司开始“动歪脑筋”,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如遇增项或质量问题,想要停工或退款,简直难如登天。
破局举措
“资金存管”给资金上保险
要改变家装行业这一尴尬现状,保障资金安全和工程质量,建立家装“资金存管”机制势在必行。
家装“资金存管”,是指消费者的装修款项不再直接全额支付给家装公司,而是存入银行的专门监管账户。该账户由银行、家装公司和消费者共同管理,资金支取按装修工程的进度节点进行。比如,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一定比例的款项;基础装修验收完成后,再支付一笔;竣工验收合格后,支付尾款。这样一来,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受到严格监控,家装公司无法随意挪用,从源头上保障了消费者的资金安全。
“资金存管”也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淘汰那些不用心装修、使用不正当手段经营的企业,倒逼家装企业诚信经营、踏实服务。
9月10日,在省室内装饰协会的引导下,南昌圣都整装公司先行试点“资金存管”。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林铭钧介绍,只要消费者签订了装修合同,在手机上开通“专款专户”,将装修款汇入账户后立即冻结,客户不验收,资金不解冻,待客户满意再放款。同时,该机制实行“息本分离”,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归消费者所有,从制度细节上体现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截至9月20日,该家装公司已有120余名消费者选择“资金存管”,存管金额突破1600万元。
率先参与试点的消费者李婷说:“以前装修,最怕的是钱交完,公司就倒闭了。现在手机上就能实时看到账户状态,什么时候验收,什么时候付款,我做主!”对消费者而言,资金在银行监管下,只有工程按质按量完成相应节点,款项才会支付给公司,消费者掌握了主动权,相当于给装修资金上了“保险”。
完善保障
多措并举化解装修纠纷
当然,“资金存管”不能解决所有家装问题。在实际装修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工程质量纠纷等问题。当消费者与家装公司发生纠纷时,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省室内装饰协会联合制订的《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可为调解纠纷提供有力保障。该标准明确了家装工程各环节的质量要求和验收规范,无论是墙面、地面施工,还是水电线路铺设等,都有详细规定。家装公司必须按照标准施工,消费者也可以依据标准进行验收。
一旦双方僵持不下,消费者还可求助省消保委室内装饰行业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专家涵盖行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检测机构及相关企业等专业领域,义务提供法律、经济、社会管理、维权发展、商品服务等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快速调解纠纷。
赵建平透露,省室内装饰协会将联合省消保委在全省推广“资金存管”模式。未来,随着更多家装企业加入、行业规范与监管机制不断完善,我省家装行业将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