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别让“盼子成才”的焦虑喂饱了骗子

2025-09-27 23:25 阅读
大江网

  近百人的“清北名师”直播课交流群里,家长们频频夸赞名师授课有方,“老师”声称曾带过500多名学生,享誉世界,一个月“试学”不满意可全额退款。王女士心动不已,花1.3万余元给孩子买了三个科目的辅导,孰料,学习网站再也无法登录,而这个交流群里也只有她一个真实的家长……上海警方近期侦破了这样一起虚构名校名师授课的电信网络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涉案金额近30万元。(9月27日《法治日报》)

  “清北名师一对一辅导”“带出500多名名校生”“一个月试学不满意全额退费”……当这些诱人话术,撞上家长盼子成才的急切心理,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便悄然展开。上海警方破获的一起电信诈骗案,揭开了所谓“名校伴学”的真相:近百人的微信群里,“老师”“名师”“热心家长”全是托儿扮演的,唯一的真实参与者,只有那位掏了1.3万元报名的家长。这场荒诞的“群聊独角戏”,不仅骗走了钱财,更深深利用了无数家庭对教育的焦虑,令人警醒。

  “清北名师”骗局之所以能屡屡得手,关键在于骗子精准捕捉并放大了家长的“教育焦虑”。在“不能输在起跑线”观念深植人心的今天,不少家长将“名师辅导”视为孩子升学逆袭的捷径。诈骗团伙正是看准这一心理,步步设套:先以“过来人”身份在社交平台分享“逆袭经验”,再以“北大毕业名师”为噱头开设直播课,随后在群内安排“水军”营造火爆氛围,每一步都紧抓家长“怕孩子落后”“怕错过机会”的软肋。正如本案中的王女士,本是出于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却在“群友”齐声推荐与“名师”光环的双重夹击下,一步步落入陷阱。骗子所贩卖的,表面是课程,实则是家长对子女未来的强烈不安。

  更值得警惕的是,此类骗局成本极低,危害却远超金钱损失。犯罪嫌疑人仅凭数十部手机和电脑,就能一人分饰多角,靠预设话术撑起整个虚假社群。这种“低技术、高回报”的诈骗模式之所以盛行,正是因为背后存在着庞大的焦虑市场。而对家长来说,损失的不只是上万元的学费,更是对孩子教育时机的错失与信任的崩塌,当发现所谓“名师伴学”全为虚构,不仅财产受损,更可能因耽误真正有用的学习规划而影响孩子发展。这种“财、心、时”三失的局面,远比单纯骗钱更令人痛心。

  “清北名师伴学群”骗局为所有家长敲响警钟:面对教育承诺,理性比迫切更重要。家长首先要清醒认识到,教育没有“神话”,成才更无“速成”,真正有效的辅导依靠的是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而非光环标签。其次,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务必核实其资质与师资,警惕仅靠群聊氛围、口头承诺拉拢顾客的行为,尽量通过官方渠道验证信息,避免被虚假宣传误导。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此类诈骗行为的打击与曝光,对无资质办学、虚假宣传等现象从严整治,切断利用教育焦虑牟利的黑色产业链。

  教育是“耕耘等待”的过程,而非“焦虑催熟”的竞赛。“清北名师伴学群”的骗局提醒我们: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期望,本应是成长的土壤,而不应成为骗子的摇钱树。唯有保持理性、辨别真伪,才能不让“望子成龙”的初心,沦为“被骗受伤”的结局。

  (郭元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