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奋进力量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于都县长征源宣讲团在京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引起热烈反响

9月22日至26日,于都县长征源宣讲团先后走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等单位,开展“永远的长征”主题宣讲活动。宣讲团通过深情讲述红色故事,带领观众重温长征岁月,传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和官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本次主题宣讲由《总书记的嘱托》《扛着发电机长征》《最后的家书》《一句承诺一生守候》《寻找红军爷爷》《从于都河到大渡河》《苏区振兴新长征》等七个精彩内容串联而成。在约50分钟的沉浸式宣讲中,宣讲团以细腻的历史叙事,生动呈现了红军将士、红军家属等一个个鲜活感人的红色故事,生动诠释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作为一个县一级的宣讲团,我们立足地方红色资源,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和长征精神。从赣南走出江西、走向全国,我们努力将自己祖辈、父辈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红色精神融入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于都县长征源宣讲团常务副团长黄蕾表示。
“大家是否知道,于都县坝脑村里有个秀气的姑娘,用九十多年的深情,书写了一个在时光尽头等你的动人故事。”“每当听到《长征组歌》中《告别》这一段,我就会想起我的小爷爷(林罗发生)……”9月22日,首场宣讲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宣讲团的深情讲述让青年学子们沉浸在那段苦难辉煌的岁月,当聆听到《最后的家书》《一句承诺一生守候》《寻找红军爷爷》等故事,现场师生被长征故事中跨越时空的家国情怀与坚定信仰深深震撼,有的流下感动的泪水。“传承是最好的铭记,奋进是对英烈的最深告慰。”该校学生刘铭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宣讲让我深刻认识到,正是无数像刘伯坚烈士一样的革命先辈铸就了今天的繁荣。我今年加入了研究生支教团,我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新征程上传承长征精神。”
“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刘伯坚、扛着发电机长征的谢宝金、“大渡河勇士”肖汗尧……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宣讲现场,宣讲团成员通过现场讲述、情景演绎、诗歌朗诵等形式,深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生动诠释革命先辈“宁可向前一步死,绝不退后半步生”的钢铁意志,给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洗礼。大家表示,要将长征精神融入科研工作,坚定理想信念,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北京理工大学,一个个震撼心灵的红色故事、一段段刻骨铭心的革命历史,深深感染了在场青年学生。管理学院研究生刘胤彤感慨道:“宣讲让我们仿佛回到那段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深刻感受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我将从中汲取力量,以实干担当赓续红色血脉。”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职员工和学员表示,此次现场聆听宣讲,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要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深入学习革命先辈品格,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当先锋、奋斗强军。
一次次深情讲述,一段段红色记忆,于都县长征源宣讲团用真实的故事架起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激发广大师生和官兵从长征这部壮丽史诗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信仰、勇担使命,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在新长征路上续写辉煌篇章。(刘新权 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