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二附院器官移植科72小时完成7台移植手术,以专业担当守护生命希望
大江新闻讯(李国惠、舒 羿)2025年9月20日至22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科开展了一场持续72小时的“生命接力”。该院医疗团队辗转多地、昼夜奋战,成功完成3台肝移植和4台肾移植手术,为7名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带来新生。据悉,本次移植所用器官均来自自愿捐献者,经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管理机构审核备案,相关手术术前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专项审批,严格遵循程序要求。

24小时连续作战,严守移植时间窗口
9月20日清晨,该院器官移植科主任方路接到紧急通知,一名脑死亡捐献者的肝脏和双肾与多名患者匹配成功。术前,医疗团队已向受者及家属充分告知手术风险,供体器官评估结果,双方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随后团队迅速投入手术准备。
首台肝移植患者为一名罹患肝恶性肿瘤多年的患者,此前历经多次介入及综合治疗,近期因肝硬化晚期合并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生命垂危,肝移植成为唯一生存希望。手术中,团队精准完成病肝游离、供肝修整、血管吻合及胆道重建等关键步骤;与此同时,两台肾移植手术同步推进。至21日凌晨1时,首台肝移植手术成功完成,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双线作战迎高峰,合规操作筑牢安全线
21日上午9时,器官获取团队严格遵循捐献流程,连夜赴外地获取供肝后,立即为第二名患者开展肝移植手术。该患者因“慢加急性肝衰竭”入院,胆红素持续升高,经人工肝治疗效果不佳,病情迅速恶化。匹配到合适肝源后,移植团队高效协作,历经7小时顺利完成手术,成功为患者植入新肝脏。
72小时全力冲刺,多学科协作显成效
22日凌晨4时,器官获取团队再次出发,严格按照器官转运规范保障安全;上午10时,供体器官运抵医院,第三台肝移植与两台肾移植手术同时启动。麻醉、护理及各手术团队无缝衔接,确保每个操作环节精准可控。随着最后一名患者平安返回病房,这场持续三天的生命保卫战圆满落幕。
“器官移植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对团队协作、合规操作和综合救治能力的全面考验。”科主任方路表示,从器官获取、转运到手术实施和术后监护,每个环节都需精准配合,且严守隐私保护与伦理规范。72小时内,团队成员轮流值守,始终坚守岗位,最终实现7名患者全部手术成功、生命体征平稳。
自2014年建科以来,该科室已累计完成肝、肾移植手术超1000例,肾移植受者术后1年生存率达97.09%,肝移植受者术后生存率91.50%。“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一名术后患者激动地说,这样的感人场景在科室时常上演。正如方路所说:“患者的康复,是我们最大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