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谁说江西不浪漫
晨光染赤旗,夜色赋新章;一城庆华诞,千里映家邦。这个国庆,江西以历史与现实交融、宏大与细微共生的“盛宴”,将家国情怀熔铸城市肌理,把奋进力量镌刻发展征途,为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添上厚重一笔。
“九天阊阖开宫殿”的盛景,今在江西化作红色传承。10月1日清晨,96名护旗官兵从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迈步,每一步都踏在历史节点——藏着1927年“第一枪”的觉醒,裹着革命年代“星星之火”的信念,载着新时代“不忘初心”的坚守。正步铿锵唤醒城市红色记忆,更奏响传承红色血脉的强音。国歌穿透秋风时,广场市民自发构成“家国同框”:少先队员红领巾映朝阳,环卫工人橙黄工装缀其间。红色基因从非陈列标本,而是血脉里的信仰、代代相传的火炬,这一刻无刻意编排却有真挚共鸣,化作精神坐标指引人笃定前行。
江西国庆图景,既有“气吞山河”的宏大,更有“润物无声”的温度。这份温度藏在新华书店“国庆便民寄存处”的温茶里,接过行李也递出善意;显在赣江烟花的“绿色匠心”中,环保药剂与精准控火护着绿水青山,也留足璀璨;更在散场时14条公交专线的车灯里,暖光如臂送市民归家。“人民城市”本是将“民之所盼”化为“城之所为”,这些细微安排虽无高调宣传,却让国庆喜悦添了踏实暖意。城市“浪漫”从非浮华点缀,而是把群众“小事”当“大事”的用心,是发展成果惠及每个人的承诺,让“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在赣鄱大地扎根。
江西的国庆浪漫,从非“空中楼阁”,而是深植实干土壤的“硕果”。“克莱因蓝”烟花映着赣江楼宇,红土地的发展轨迹格外清晰:民营产业园机器轰鸣,奏响市场活力乐章;乡村振兴示范村稻田翻金,绘就农业现代化画卷。从“红船启航”到“赣江奔涌”,实干是跨越时空的接力棒,更是成就家国梦想的通行证。无人机群变幻“希望之鸽”,是滕王阁文脉的延续,也是赣鄱儿女实干的誓言。这份实干让“古代银”烟花里的《滕王阁序》墨香,与“现代蓝”赣江新潮相融;让“革命红”记忆,变作“未来金”托举的乡村振兴与科创希望,印证家国情怀是科研人员的攻坚、企业家的精进、农民的耕耘。
潮涌赣江处,光耀华夏时。八一广场的国歌、赣江的烟花、街头的暖意、园区的活力,解码出江西国庆的深层内涵:红色传承、文脉延续、人民至上、实干奋进。家国情怀从不是云端口号,而是脚下土地、手中事业、心中信仰,这是江西最动人的底色。
谁说江西不浪漫?这份浪漫,藏在今日江西的家国情怀里,融在它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激情中。它讲的从不是单一城郭的故事,而是以守正创新的姿态,在民族复兴洪流里做一朵奔腾的“浪花”。正是这份沉甸甸的担当、热腾腾的力量,必将指引更多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写下独属于自己的闪亮篇章。
(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