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南昌“登顶”,凭什么?

2025-10-05 15:37 阅读
大江网

  10月4日,高德扫街榜发布国庆夜生活报告,南昌登顶今年国庆夜生活最火爆城市,成为夜生活活力飙升速度最快的城市。这座曾被低估的“英雄城”,以“夜经济”为支点,撬动城市消费格局的深层变革。

  国庆假期,南昌、南宁、洛阳等二、三线城市的街头,挤满了“反向旅游”的年轻人。南昌以“黑马”姿态登顶。这背后,是消费逻辑的深刻转变——二、三线城市正以更低的门槛、更浓的烟火气,成为年轻人“逃离内卷”的出口。

  数据最有说服力:国庆期间,南昌地铁单日客流突破269.9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滕王阁周边从早上10点堵到晚上11点,电动车车流如织,步行街摩肩接踵。这种“堵”不是拥堵的烦恼,而是活力的象征——人们愿意为一场喷泉表演、一碗瓦罐汤、一次江边漫步,付出时间与热情。毕竟,生活不该只是格子间里的PPT,更该是夜市里的一口热汤、一声欢笑。

  南昌的爆火,绝非偶然。本质是二线城市对“流量密码”的精准捕捉。滕王阁的夜景灯光与摩天大楼隔江对话,万寿宫的古韵与潮音派对碰撞,洗药湖的云端露营与星空影院交织……南昌以“全域旅游”的思维,将分散的景点转化为持续的流量。游客不满足于“打卡式旅游”,而是追求“沉浸式体验”。南昌的烟花晚会,正是这种需求的集中爆发。

  南昌“出圈”,折射出中国城市竞争的底层逻辑之变。当土地财政、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夜经济成为城市吸引力的“新标尺”——它考验的不仅是灯光秀的炫酷,更是城市治理的精细度、文化底蕴的厚度、消费场景的丰富度。二线城市不必复制一线城市的“高大上”,只需找准自己的“烟火气”。比如,洛阳的夜游龙门石窟、南宁的火人节、惠州的滨海夜市,都在用特色IP打破“千城一面”的困局。

  夜未眠,城更燃。南昌爆火出圈,像一面镜子,照见的是二线城市从“流量追赶”到“价值创造”的转变,是夜经济从“消费场景”到“城市IP”的升级。烟花会落幕,但“夜未眠”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南昌,一座能让121万人“为一场烟花奔赴一座城”的城市,绝不会止步于“网红”。

  (姚隽)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