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下,有个女孩种"仙草"

2025-10-09 04:47 阅读
江西日报原创

  核心提示

  山,层峦叠嶂,林深叶茂,清泉淙淙,鸟兽撒欢。这是距离安福县城约42公里的一处“秘境”——金田乡高源村红豆杉铁皮石斛基地。鲜有人涉足的地方,谢满月,这个25岁的年轻女孩却与大山为伴,在红豆杉上种植一种“仙草”——在中医典籍中被誉为“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在中草药药效和养生价值上探索出一条新路,让这片山林增值千万元。

高源村红豆杉铁皮石斛基地。通讯员 周熙摄

“小蜻蜓,你好呀,喜欢这里吗?”本报全媒体记者 赵影摄

谢满月在沙特参加展会。受访者供图

谢满月察看红豆杉上铁皮石斛的长势。受访者供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具象化了”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9月30日早晨,小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爬行了20多分钟,来到位于峡谷中的红豆杉基地。峡谷底部,一条清溪从大山深处缓缓淌出。山溪两岸,一株株红豆杉枝繁叶茂。挺拔的树干上,缠绕着一簇簇藤蔓,嫩叶泛着油亮的光泽。山风拂过,淡淡的草香沁人心脾。

  “看,这些长在红豆杉上的‘仙草’就是铁皮石斛!”谢满月掐下一节,放入口中咀嚼着,“清爽甜润,神清气爽。”

  红豆杉上长铁皮石斛,这种“混搭”创意是怎么来的?

  2010年,谢满月的父亲谢干才租下高源村万亩山地,沿着山溪种下6公里长的红豆杉林带,共约26万株。冬去春来,寒暑易节,转眼15年过去了,这些红豆杉从一株株需要细心呵护的小树长成了生机勃勃的大树,谢满月也从一个10岁的小女孩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小时候,每年暑假,父亲都会带她到基地里玩耍,上山采野果,下水抓鱼虾,大山里总是回荡着快乐的笑声。在加拿大留学时,有一年假期回国,她又陪父亲来到基地,望着郁郁葱葱的红豆杉,父亲却愁眉不展。

  “怎么了?”她问父亲。

  “林子是长起来了,可是没有一点经济效益,压力大啊!”父亲叹了口气。

  原来,红豆杉含有的紫杉醇在医药方面应用广泛,但是提取难度大,加之红豆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不能随意砍伐,这片红豆杉林虽然有很好的生态价值,但是难以转化为经济效益,投入没有回报,谢干才感到压力巨大。

  “留学时我看过一些文章,研究铁皮石斛如何在活树上附生。”谢满月对父亲说,“我们可以尝试将铁皮石斛附生在红豆杉上,进行生态价值转化。”

  这个大胆的想法很快得到父亲的支持。2021年,基地试种了3亩红豆杉“混搭”铁皮石斛,虽然存活率只有10%,但是谢满月很开心,因为这证明了红豆杉上附生铁皮石斛的可行性。

  2022年底,谢满月即将毕业,当时她已拿到加拿大的工作签证,但父亲对她说:“回来吧,这片林子需要你。”

  2023年初,谢满月正式成为红豆杉铁皮石斛基地负责人,开始在红豆杉上规模化种植铁皮石斛。第一年遭遇高温天气,第二年又发生山洪。有几次,铁皮石斛突然出现大面积的根系腐化、叶片干黄。一连串的挫折,让她束手无策。

  她和父亲前往安徽、浙江等地“取经”,又到中国农业大学找专家研究分析。通过不断摸索,技术获得突破,红豆杉“混搭”铁皮石斛的存活率提升到95%以上。

  将铁皮石斛仿野生附生种植在活体红豆杉树上,既能提升铁皮石斛质量和产量,还能促进红豆杉的保护繁衍。如今,基地里铁皮石斛种植面积已扩大到600多亩。“几年来,每一步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望着一株株缠满“仙草”的红豆杉,谢满月感慨万千,“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具象化了。”

  “要用中医药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外国友人端着茶杯,品着铁皮石斛花茶,一脸陶醉。视频里,播放着安福红豆杉林雾霭中摇曳的“仙草”,讲述着中国生态故事。日前,在加拿大多伦多一间茶馆里,红豆杉加铁皮石斛的奇妙组合,让外国友人很感兴趣。

  然而,谢满月的“仙草”推广之路,一开始走得并不顺利。2023年底,她带着第一批铁皮石斛产品到南昌参加展销会,消费者却并不买账。谢满月没有丧气,她潜心研究市场,在传统切片产品外,又研发了铁皮石斛胶原蛋白肽等新品。

  去年11月,在省市县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谢满月带着铁皮石斛切片、石斛花和石斛胶原蛋白肽等产品参加沙特(达曼)贸易周,一名沙特大叔试了产品,连声说“OK”,并一次性买了32盒。

  今年7月,谢满月带着产品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展销会,现场展示玻璃罐中盘绕的翠色铁皮石斛长茎,吸引了客商好奇的目光,几万元货物销售一空。“外国人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比我想象中要高。”几次参加展销会的经历,让谢满月对发展红豆杉铁皮石斛产业更有信心,“我们要用中医药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以绿生“金”的路子越走越宽广。目前,基地产的铁皮石斛通过了相关部门的富硒产品认证和有机认证,预计今年可产1.2万公斤铁皮石斛鲜条,产值超千万元。

  在基地的带动下,有132户村民参与到铁皮石斛种植项目中,国内外客商也经常到基地参观,这个“秘境”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希望我和大山都能长成最美好的模样”

  缘溪而行,谢满月时而钻进红豆杉林中,扒开沙土,看看含水情况,时而盯着树干,打量着细如发丝的铁皮石斛幼苗。秋日的阳光穿过枝叶的缝隙,一只蜻蜓大方地落在她的手指上,谢满月满脸惊喜:“小蜻蜓,你好呀,喜欢这里吗?”

  小山坡上,谢满月蹲下身,仔细察看一块试验地。说起铁皮石斛的种植,她如数家珍:“每年清明节前要把铁皮石斛移栽好,两个月内长出新根须,就说明成活了。”

  “呀,小动物们又来搞破坏了!”巡查到一个苗圃时,谢满月看到铁皮石斛幼苗被啃光,顿时满脸心疼。“‘仙草’幼苗是麂子、果子狸等小动物喜爱的食物,它们总是来偷吃,真是拿它们没办法。哎,吃就吃一点吧,它们也是这片山林的主人呢!”

  巡山路上,最让谢满月开心的是发现各种“宝藏”。春天,这片山坡上会开满淡黄色的金银花;夏天,那片平地上会长满紫色的夏枯草。到了秋天,惊喜就更多了,红彤彤的野枣子、毛刺刺的野板栗……密林深处,还有野生黄精、灵芝。6公里山路巡查下来,一路都是惊喜。“我以前五谷不分,现在认识了许多植物,很多都是宝贵的中药材,大自然真是拥有治愈一切的力量!”谢满月感叹。

  “每次巡山,闻着淡淡的红豆杉清香,看着嫩嫩的铁皮石斛苗,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站在山腰间,望着起伏的山峦,谢满月的脸上写满憧憬,“3年来,这座山的点滴变化我都看在眼里,这座山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我希望,我和大山都能长成最美好的模样!”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诚平 赵影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