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金点子”变成产业发展“金钥匙”

“新干箱包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优势,但集体商标运营仍有不少问题,比如运营维护机制不够健全,从商标使用规范、授权管理到后续维权,都未形成系统化流程。”
“建议设立专项维护基金,用于集体商标的宣传推广、市场维权和技术创新支持,鼓励企业开展联合参展、线上营销和品牌推介。”
…………
开门见山谈问题,集思广益聚共识。近日,记者来到新干县政协箱包皮具产业委员工作室,这里正在召开一场“新干箱包”集体商标运营维护协商议事会。县政协组织委员、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财政局等多方代表齐聚一堂,针对新干县箱包产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协商建言,共谋发展。
新干县是全国四大箱包皮具生产基地之一,年产箱包规模超5500万只,箱包产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近年来,新干县政协始终将推动箱包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履职重点,通过专题调研、提案督办等方式,为产业把脉问诊、出谋划策,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干箱包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箱包品牌存在“多、散、弱”问题,制约了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打造一个具有公信力和代表性的区域公共品牌迫在眉睫。”此前,县政协委员李军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提交了《关于加强新干箱包行业管理的建议》提案,明确提出了“注册集体商标、制定行业标准、出台管理办法”等针对性强的“金点子”。
高质量的提案迅速得到响应。加快提案办理、推动建议落地见效……在县政协积极推动下,当地陆续出台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创建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多部门携手加快“新干箱包”集体商标申报。2024年5月,一个好消息传来:“新干箱包”集体商标成功注册,极大提升了产品美誉度和影响力。
有了集体商标,但品牌运营合力不足、使用标准不一、宣传推广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为此,在县政协推动下,今年7月底,新干县政协箱包皮具产业委员工作室正式成立,进一步加大服务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的力度。“委员工作室扎根产业链,成为委员精准献计出力的重要平台,很有意义。”县政协委员、县政协箱包皮具产业委员工作室主任徐勇高兴地说。
一场场协商议事活动集众智、聚共识、解难题。新干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蔡萌说:“以问题为导向,我们将进一步制定完善好‘新干箱包’集体商标的使用管理规则,对侵犯集体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进行查处,规范商标使用行为,维护好市场秩序。”
“下一步,我们将发挥政协独特优势,深入开展调研视察、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加快推动政策落地落实,让委员‘金点子’真正转化为产业发展的‘金钥匙’。”新干县政协主席曾溅明说。
本报全媒体记者 焦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