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书架” 走上“货架”——青云谱区跑出知识产权转化加速度

“真没想到,我们研发的专利技术能这么快找到‘用武之地’。”近日,在位于南昌市青云谱区的江西普瑞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刚签完技术转让合同的公司负责人周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多亏了政府搭建的平台,让我们能顺利找到合适的技术受让方,今后也能无后顾之忧地开展各类技术创新。”
此次技术转让,只是青云谱区持续推动专利转化、释放创新红利的一个剪影。近年来,青云谱区坚持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通过机制创新、立体保护与精准服务,推动知识产权高效转化,让创新成果跳出“书架”,走上“货架”。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19件,商标有效注册量达1.18万件。
协同创新,助力专利转化“更省心”
“过去,研发端与市场端有时存在‘温差’。如今,专家团队直接参与企业发展规划,高价值专利从源头就有了清晰指向。”江西绿色制药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扬深有感触地说,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的专家团队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后,帮助企业规避了诸多风险。
近年来,青云谱区锚定大健康、生命医药、数字经济等核心产业和未来赛道,大力推行“高校院所+企业+服务机构”协同创新模式,精心为企业打造知识产权联合体。在这种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下,截至去年底,全区累计培育高价值专利661件,创新动能持续迸发。
此外,为加速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青云谱区构建“投、贷、融、担、保”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制,设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精准实施贴息补助等政策。截至目前,青云谱区依托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为各类企业提供资金4500万元。同时,大力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今年上半年,全区专利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7.09亿元,专利转让许可数88件次。
立体保护,推动创新环境“更安心”
“这次商标纠纷处理迅速,‘简案快办’机制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一名外地商标所有人,对近期青云谱区针对雪艳厨卫馆商标侵权纠纷的快速处置印象深刻。
为护航创新主体心无旁骛搞研发、促转化,青云谱区持续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屏障,出台知识产权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万里行”“蓝天”专项执法行动,共办理侵权案件9起,移送公安处理案件4起,形成有效震慑。同时,全面推行专利纠纷“简案快办”,办案周期压缩50%以上;创新实践“能调不裁、能裁不诉”化解机制,今年以来办结专利纠纷18件,让创新者在更安全的环境中轻装上阵。
精准服务,护航初创企业“更贴心”
“初创企业最担心的是频繁检查打乱发展节奏。”青云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股负责人张德天介绍,针对初创企业精力有限、资源薄弱的实际,青云谱区坚决贯彻检查服务“企业安静日”与“法码同行”双项机制,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整合专业力量,实现“一次上门、全面会诊、精准施策”。截至目前,“法码同行”平台入企检查报备方案377个,其中已完成检查65个。
同时,依托南昌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青云谱分中心等,提供定制化“菜单式”知识产权服务,精准链接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和推广中心等平台资源,为初创企业量身定制从研发到市场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江西绿色制药有限公司与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依托南昌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青云谱分中心,突破传统项目中心制的合作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支撑,目前已完成专利申请受理1项。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理念,优化创新生态,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青云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这样说。
本报全媒体记者 林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