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综合线网密度位居全国第六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

2025-10-09 04:47 阅读
江西日报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罗晋粤)9月28日,赣州瑞金机场正式通航,老区人民告别了“陆上交通”的历史,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实现“半天即到”。这是我省积极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生动缩影。

  综合立体交通网是国民经济循环的大动脉,是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重要支撑。2023年以来,我省加快构建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普速铁路、普通公路为基础,水运、航空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目前,全省综合交通网络里程达22.06万公里,综合线网密度位居全国第六。

  经济要发展、人民要致富,交通要先行。立足江西区位特点,我省不断加强通道能力建设,强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在江西境内的联通,大力推进以京港澳、沪昆“大十字”为主轴的“六纵六横”综合运输通道建设,积极打造高效协同的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

  搭建大通道“骨架”的同时,我省还加快铁海空水同步建设,推动立体化、全方位的交通干支大网络实现大联通。截至目前,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5419公里,覆盖84%的县(市、区);高铁营业里程达2286公里,位居全国第七,实现所有设区市通时速350公里高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970公里,93%的县(市、区)实现20分钟上高速;全省高等级航道里程达960.6公里,形成了“两横一纵”高等级航道主骨架,赣江、信江实现三级通航,港口设计通过能力突破3.1亿吨,基本形成了“两主五重”港口格局。

  综合交通枢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强化“通道+枢纽+网络”现代化交通物流运行体系建设,持续完善“一核三极多中心”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先后建成庐山、南城等4个综合客运枢纽,加快推进赣州西、抚州东等8个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新建客运枢纽平均换乘距离低于300米,群众出行换乘更加便捷,南昌都市圈“1小时出行交通圈”加快形成。南昌、九江、赣州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推进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提升南昌国际陆港、赣州国际陆港、九江水港等枢纽的集聚辐射能力。同时,随着农村公路路网体系持续优化和调整,全省农村地区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服务”。目前,全省共建成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12274个。下一步,我省将建立“近期可实施、远期可调动、长期有储备”的交通重大项目库,进一步完善广覆深达的公路网和通江达海的内河水运网,到今年底累计完成公路水路投资超4000亿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