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送装备 群众闯市场——新建区精准帮扶激发就业创业新活力

近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南昌市新建区新建城小区,49岁的喻小梅已经骑着崭新的三轮电动车,载着热气腾腾的发糕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不一会儿,她的摊位前就聚集了不少顾客。“用料实在,手艺好。”居民们的口口相传,让喻小梅的发糕成了抢手货,甚至有大客户一订就是上百斤。
谁能想到,几个月前,喻小梅还因为年龄偏大等原因,在超市、工地打零工的机会越来越少,收入不稳定让她时常为生活发愁。转机来自新建区一项精准的就业帮扶政策。
为支持大龄失业等就业困难人员临时摊点经营场所低成本创业,新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每名就业困难人员免费发放价值5000元的就业创业物资。该局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黄伟介绍,此次帮扶的对象为江西人社一体化系统中已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主要包括符合相关条件的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人员、脱贫劳动力、连续失业6个月以上的“4050”人员等九类群体。
7月18日,在新建区就业之家,喻小梅领到了政府赠送的首批创业设备——一辆期盼已久的三轮电动车。“我们联合民政、残联、街道等进行多轮摸排,深入了解每个人的具体困难和创业计划。”新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创业指导股工作人员陶蓉蓉说,除了电动车,提供的设备还包括保鲜冰柜、移动电源等,通过“一人一策”,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截至目前,已有29名创业人员领取了相应设备。
此外,政策的善意设计还体现在后续的激励和保障上。创业者稳定经营满6个月并提交经营流水等证明后,设备将正式归个人所有,如设备价值不足5000元,剩余部分会以补贴形式发放给创业者。这既降低了创业门槛,也激励大家用心经营。
“90后”柏光杨因身体残疾长期待业,一直想摆摊做烧烤生意。“我领到一套新设备后,冰柜的食材在户外也能保鲜,帮我省去了4000多元的开支。”柏光杨说,现在家人有空也会前来帮忙。
据了解,为了让就业困难群体“有业可就、创业能成”,近年来,新建区通过常态化举办招聘会、开设特色技能培训班、建设“零工驿站”等举措,精准发力,多维度提供就业创业帮扶。今年1至6月,新建区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524名,其中就业困难人员344名。
“政府送装备,群众闯市场。这种低成本创业不仅降低了试错门槛,更点燃了困难群众的生活希望。”黄伟表示,下一步,新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创业部门将持续跟踪受助人员经营情况,提供创业培训、经营指导等后续帮扶,确保小摊位成为稳定增收的新起点。
鄢飞飞 本报全媒体记者 林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