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冰激凌、芦笋奶茶、富硒乌鸡…… 农业科技重塑江西人餐桌(图)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沈冠楠)清香鲜甜的鲜食玉米、肉质鲜嫩的富硒乌鸡、可口多汁的各色水果、环境友好的新型肥料、高精尖的前沿农机装备,还有螺旋藻冰激凌、芦笋奶茶等“新奇”的特色加工产品……近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第六届科技成果开放日活动在江西高安举办,活动以“向‘新’而行,推动科产深度融合”为主题,活动由示范基地现场观摩、成果展示及产品品鉴、重要科技成果和成果转化典型案例发布、合作签约等环节组成,全方位、沉浸式展示江西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和科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相关人员现场观摩芦笋基地。 全媒体记者 沈冠楠 摄

优质稻新品种(省农科院供图)
300余种重要科技成果及物化产品被集中展示
“太神奇了,一点藻腥味也没有!”在成果展示及产品品鉴现场,来自省农科院13个研究所和基地管理中心的300余种重要科技成果及物化产品被集中展示,其中,一款颜色酷似抹茶的冰激凌成为全场“顶流”。入口绵密丝滑,味道清爽,可谓炎炎酷暑里的一款消暑“利器”。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款冰激凌还具备“养生”属性。省农业科学院基地管理中心科研助理李培芸告诉记者,冰激凌原料中加入了一种特殊的成分——螺旋藻。它是有着35亿年生命史的稀有藻类生物,也是一种天然食品,富含优质水溶性蛋白质、18种人体重要的氨基酸,浓缩了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其藻粉还可制成航天产品,为宇航员提供可压缩储备的基本营养物。“除了冰激凌,我们还开发了面条、米粉、大米、桃酥、饮料等螺旋藻产品。”李培芸说。
专家晒成果,农民抢技术。来自抚州的农户邹洪涛在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展台处观察良久,他对一款芦笋专用除草剂尤为感兴趣。“我在乐安种了2000多亩芦笋,全部是人工除草,面积大了,人员跟不上。”当得知这款除草剂为低毒型、无药害时,邹洪涛欣喜地表示:“想试一试。”
发布10项重大科技成果和5项转化案例
随后的成果发布大会,省农科院发布了10项重大科技成果,包括全球首个稻属最全超级泛基因组图谱绘制成功、水稻耐热基因资源发掘及耐热杂交稻新品种选育、绿色低碳水稻“赣菌稻1号”、稻田土壤降酸培肥关键技术与集成应用、茶叶全程机械化装备等。其中,水稻耐热基因资源发掘及耐热杂交稻新品种选育项目成果荣获2024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会上还发布了5项科技成果转化案例,涉及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行瑞68S”的应用与产业化、机收黑芝麻新品种“赣黑芝618”的转化与应用等。值得一提的是,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行瑞68S”的应用与产业化成果入选江西省2025年十大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以2068万元的独占实施许可价格成功转化,创下全国两系杂交稻成果转化最高价,刷新江西省农作物品种转化纪录。
此外,省农科院与院企院地三方签订成果转化合作协议共15项,金额1412万元,包括水稻、芦笋、大豆、玉米、花生、苦瓜新品种的7项转让许可协议;赣晚籼14号提纯复壮、井冈山区域特色果树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富硒鸭蛋及制品研发、螺旋藻代餐棒技术研发、鲜食龟甲龟胶滋补系列产品联合研发的5项研发合作协议;南丰龟鳖产业研究院、南丰蜜桔产业研究院、莲花白鹅产业研究院等3项合作共建协议。
链接
10项重大科技成果
全球首个稻属最全超级泛基因组图谱绘制成功:发现6.4万余个栽培稻中未有的基因家族,扩展可利用基因池1.7倍,其中新增162个抗病基因家族,为抗性育种提供全新资源。
水稻耐热基因资源发掘及耐热杂交稻新品种选育:该成果荣获2024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际上首次成功克隆抽穗扬花期耐热功能基因HTH5,创建了分子育种与“三联指标”法鉴定相结合的耐热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先后培育出耐热优质中籼杂交稻国审及赣审杂交稻新品种11个,并在江西、湖南等长江中下游一季(中)稻区推广应用3700万亩以上,破解了中籼杂交稻高温逆境条件下“高产不稳和高产不优”的重大难题。
绿色低碳水稻“赣菌稻1号”:系全球首个菌根共生稻品种,具有绿色高效、节肥减排的特性,氮肥利用率可达44.79%,降低稻田甲烷释放量达30%以上,为中低产田夺高产提供了可行路径。
稻田土壤降酸培肥关键技术与集成应用:首次阐明硅酸盐和碳酸盐类矿物降酸补钙镁的作用机制,解析猪粪定向培肥原理,揭示出包膜控释肥养分释放规律;研制出硅钙钾镁肥、低抗生素富钙镁有机肥和可降解包膜控释肥,创建了硅钙钾镁肥精准施用技术和有机肥定向培肥技术。
禽蛋残留量测定强制性国家标准:填补了相关检测标准空白,为保障禽蛋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该标准规定了禽蛋中卡巴氧代谢物和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制样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适用于鸡蛋、鸭蛋、鹌鹑蛋等禽蛋检测。
特色肉鸡高效绿色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构建了崇仁麻鸡、宁都黄鸡营养需求量的动态预测模型,创新江西特色肉鸡饲料专用复合酶及微量元素平衡模式为核心的高效减排技术,研发金银花茎叶粉等20种中药副产物的饲料高效利用技术,开发肉鸡专用饲料9个,创制绿色饲料添加剂产品6个。
优异特色柑橘新品种(系):2024至2025年度,成功选育“新蜜4号”“赣硕早”和井冈红肉蜜柚等3个优异特色柑橘新品种(系),已获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有望优化江西柑橘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
优质丰产设施蔬菜新品种:育成辣椒新品种“高安椒1号”“高安椒2号”以及苦瓜新品种“高安苦瓜1号”,均适宜高安等地设施大棚栽培,每亩种植效益1万元至2万元。
稻秆规模化高效清洁利用关键技术及高品质产品研发:首创小时级超快绿色催化稻秆人工腐殖化的联产含腐植酸肥料与纤维材料的关键技术,并在新建区建立规模化稻秆集中收储运和“零三废”排放高效清洁利用示范工程,解决了稻秆离田高值化与秸秆禁烧等难题。
茶叶全程机械化装备:研发出大宗茶自走式采摘机、名优茶采摘机器人,开发茶园智能运输车实现农资鲜叶自动转运,首创机采茶鲜叶自动分选机集成物理风选与AI视觉技术,实现名优茶高效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