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首例!南大二附院成功开展全喉切除术后I期和Ⅱ期人工喉(发音管)植入术

2025-10-09 12:35 阅读
大江新闻

  大江新闻讯(通讯员李俐华)近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科主任刘红兵、科副主任徐红的带领和支持下,成功为两名喉癌患者分别实施了“全喉切除术后期Ⅱ期发音管植入术”和“喉全切除术+双侧颈部淋巴结切除术+I期发音管植入手术”。此例手术将喉癌根治与功能重建相结合,标志着该院在省内喉癌术后功能康复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李俐华副主任医师为患者进行发音管植入

  告别电子喉:患者重获自然流畅新声

  据悉,该两例患者被诊断为喉癌,肿瘤范围侵犯双侧声带、前联合,披裂,需进行全喉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手术。传统手术后,患者将永久失去发声能力,只能通过食管发声、电子喉或写字等方式进行交流,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现实情况中,食管发音存在训练难度较高,效果不稳定,很多病人无法训练成功;电子喉则存在发音自然度不够、辨识度不高等等缺陷,因此,人工喉植入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

  为了在根除肿瘤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生理功能,主刀医生李俐华副主任医师经过周密的术前评估后,在王芝主治医师,麻醉科李昌副主任医师、陈勇副主任医师,手术护士熊洁、汪欢欢、张馨雪的协助下,分别于9月18日、9月30日分别为患者进行了I期和Ⅱ期发音管植入术。该技术是在切除喉部肿瘤的同时,于气管和食管之间植入一个特殊的“单向阀”——发音管。当患者堵住颈部气管造口时,呼出的气流便能通过这个阀门振动食管上段黏膜,从而发出清晰、自然的声音。

耳鼻咽喉头颈外团队为病人进行喉全切除术+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I期发音管植入术

  术后,患者在张智霖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的指导下,很快便掌握了发音技巧,成功发出了清晰的声音,实现了顺畅的语言交流,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效果表示非常满意。

  技术突破:从“能活”到“活得好”的跨越

  据李俐华副主任医师介绍,发音管植入术分为“I期”(全喉切除同时植入)和“Ⅱ期”(术后恢复一段时间再植入)两种。术后均能更快地开始发声训练,极大地缩短了康复周期,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对于喉癌患者来说,手术的目标不仅仅是切除肿瘤、挽救生命,更要关注他们术后的生存质量。”李俐华副主任医师表示,“发音管植入技术,让患者重获了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帮助他们重返社会、回归正常生活,这是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科室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的动力。”

植入术后颈部造瘘口外观

  持续提升:让患者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此次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功实施的江西省首例全喉切除I期和Ⅱ期发音管植入手术,为喉癌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该手术的顺利开展,体现了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头颈肿瘤治疗与功能重建方面的专业能力,有助于满足省内及周边地区喉癌患者的诊疗需求,使相关患者能够在本地获得相应的医疗服务。

  刘红兵表示,科室今后将继续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并积极应用此项技术,帮助更多术后“失声”的喉癌患者改善发声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