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潮涌红土地,奋楫正当时

2025-10-10 14:46 阅读
大江网原创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这十六个字,重塑着江西的“气质”。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殷殷嘱托,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江西发展的新思维。两年时间过去,当我们回望这段征程,看到的不仅是一串串亮眼数据,更是一个内陆省份的“破局之道”。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4年,江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1%;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9个季度保持回升向好态势。这份成绩单背后,是江西人“跳起来摘桃子”的拼劲。

  江西做对了什么?

  创新,是破局的钥匙。在很多人印象里,江西是个“农业大省”。但今天,无取向电工钢领域的世界最薄“手撕钢”在这里成功轧制,S7系列高精度五轴数控机床打破西方技术封锁。全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提升至64.5%,提升幅度居全国第二,科技创新正成为江西最亮的底色。

  产业,是挺起的脊梁。电子信息产业站稳万亿元台阶,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两大产业加速冲向万亿元级。更关键的是,江西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在“1269”行动计划中找到了自己的赛道——既要传统产业的“老树发新芽”,也要新兴产业的“新枝结硕果”。

  “扬长补短”这四个字,江西读懂了——长板要做得更长,短板要尽快补上。

  长板是什么?是绿水青山。森林覆盖率63.35%,居全国第二。这份“绿色家底”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截至目前,江西林业总产值近7000亿元。江西林业类生态产品累计成交额突破138亿元,生态资源权益类生态产品累计成交超320亿元;连续9年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累计筹集流域补偿资金338亿元;探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累计成交33单、总金额156.85亿元。

  短板在哪里?在于对外开放不足。但江西人很清醒:要八方出击。619项政务服务事项与深圳“同事同标”,151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出口通关效率保持中部地区第一。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内陆省份拥抱世界的决心。

  改革,从来不是口号。江西人干得很实在:打通数据壁垒,在全国率先实现五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全覆盖;解散不必要工作群1.9万余个,省级直达基层会议锐减八成。为基层减负,就是为发展松绑。

  发展的温度,最终要由民生来测量。江西每年将80%左右的财力投向民生领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居中部首位,“5+2就业之家”让人找岗位更便捷、岗位找人更精准。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个老区人民。

  前路依然漫长。江西人很清楚:“走在前”不是等来的,“勇争先”不是喊出来的。它需要每名干部都成为“施工队长”,需要每个市县都找到自己的“特色赛道”。

  从赣南的脐橙园到赣北的科创城,从井冈山的红色精神到鄱阳湖的生态智慧,今天的江西,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答案。

  这是一个正在“换挡提速”的江西,一个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江西,一个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寻找自己位置的江西。

  当创新的种子在红土地生根发芽,当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当百姓的笑容越来越灿烂,江西正在证明:老区不老,生机勃发。

  潮涌红土地,奋楫正当时。奋进的江西,将不断“赣”出新精彩。

  (姚隽)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