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累计改造老旧小区57个 惠及居民18506户
本报讯 张萱报道:走在今天的樟树街头,你会不经意间发现:曾经坑洼的人行道变得平整宽阔,老旧小区外墙焕然一新,街头点缀着具有药都文化特色的小品景观……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樟树市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扎实努力。
“小群聊”撬动大治理。“路灯不亮?拍张照,发群里!”这是该市社区党支部书记习以为常的操作。原来,该市住建局建立了“住建为民服务”微信群,32个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实时在线。小到井盖破损、管道堵塞,大到物业纠纷、住房安全,只要随手一拍、简单描述,再往群里一发,立即就有工作人员响应对接。截至目前,该市通过这个微信群快速解决民生问题已超百件,平均处理时间不到24小时。同时,12345热线工单也有专人跟踪,今年共处理各类诉求3111件,真正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老小区焕发新生机。老旧小区改造,是樟树城市更新中的重头戏。2023年以来,该市累计改造老旧小区57个,惠及居民18506户。不止于外墙翻新、管道升级,更包括新增停车位856个,绿化提升2.3万平方米。该市还采用加固、重建、置换等方式完成危旧房治理9栋56套,居民住房安全得到切实保障。此外,老旧电梯更新也在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27台电梯更换并投入使用,剩余14台预计年底全部完成安装。
小工程连通大民生。该市以“有序拆、全面整、加快建、规范管”十二字方针,推进30个民生小微改造项目,系统梳理并整治城区零星杂乱点。今年以来,该市维修沥青路面8148.84平方米,改造人行道6687.6平方米,实施路面美缝29300米,清理下水道1666米,新安装路灯76盏,打通断头路7条,依法拆除影响城市发展的“钉子户”建筑2栋。这些看似细微的工程,实实在在畅通了城市的“毛细血管”,也连通了民心。
“微更新”彰显大特色。该市巧妙地将“药、酒、盐、金”四大产业元素融入城市景观。进城通道、主次干道悄然多了文化构筑物、城市便民驿站、主题绿化带,既提升了城市辨识度,又唤醒了属于本地的共同记忆。该市用“微更新”实现文化的“轻植入”,让市民在细节中读懂城市、记住乡愁。
来源:宜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