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长江 万千新象——长江经济带主流媒体九江调研行活动侧记
金秋十月,江风习习,秋意正浓。10月10日,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的主流媒体代表齐聚九江,开展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为主题的调研行活动。两天来,嘉宾们深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及湖口段,走访港口码头、工业企业和人文展馆,以脚步丈量发展实绩,用镜头记录生动实践,全方位探寻九江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坚实足迹与蓬勃气象。
“重庆与九江一水相连、人脉相亲、文脉相通。”站在焕然一新的长江岸线,重庆市报业传媒协会工作人员龚万鑫感慨道,“这次来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绚烂的灯光秀与沉浸式场景体验非常棒,九江文旅融合发展的成就让人印象深刻。”
这番赞叹,源于九江坚定不移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近年来,九江市以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大力推进长江岸线生态修复,推动生产岸线向生态岸线、生活岸线、景观岸线转型。从城区段到湖口段,一条集生态保护、文化展示、休闲观光功能于一体的滨江绿色廊道已然成型,让“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
作为“七省通衢”之地,九江的区位优势正不断转化为发展胜势。在九江港城西港区,集装箱码头作业繁忙,桥吊林立,船只穿梭如织,处处彰显着这座内河大港的蓬勃生机。
“九江港的运输能力十分强劲,我对它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浙江省报业协会副秘书长俞佳友在调研中表示,“回到浙江后,我会把这次在九江的所见所闻,详细分享给更多浙江读者。”
港口的繁荣,辐射带动产业能级提升。调研过程中,嘉宾们既看到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等传统企业正朝着绿色低碳方向加快转型,也见证了九江德福科技有限公司等新兴企业在新材料领域展现出的强劲势头。传统与新兴并进,勾勒出九江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清晰轮廓,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在九八抗洪展陈馆,嘉宾们通过一件件珍贵实物与史料,重温那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感人岁月。抗洪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九江的城市血脉,成为推动这座城市不断前行的强大内在动力。这种精神力量,与当前九江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的实践交相辉映,塑造出这座城市独特的坚韧气质。
上海市报业传媒行业协会办公室副主任陶柯感叹道:“我第一次来九江,就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多重魅力,长江畔,浔阳楼、琵琶亭沉淀着千年文脉;经济上,九江港已跻身2亿吨大港,新型材料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山水与产业和谐共生,传统与现代交织融合,可以说,九江是一座有魅力、有活力的城市,是一座充满潜力的城市。”
本报全媒体记者 唐文曦 周亚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