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何以成为游客心中的 “诗和远方”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江西文旅火爆出圈,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全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次同比增长11.38%,国内游客花费同比增长15.14%,实现了旅游人次和游客花费的双位数增长;入赣游客方面,占比达31.64%,同比增长14.41%,外省游客占比更是位居中部地区第一。这份数据的背后,既是江西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印证,更是我省以温暖服务优化体验、以品质坚守赢得信任的必然结果,深刻诠释了文旅消费从满足需求到浸润人心的升级路径。
当代游客的文旅消费,早已超越看风景、买特产的层面,更渴望获得情绪价值与精神满足。江西精准捕捉这一消费趋势,以“花式宠粉”打破一般的服务流程,构建起充满人情味的“共情式互动”场景。比如,在南昌八一广场,执勤特警在维护现场秩序、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化身“拍照主理人”,重复着“拍完你的,拍你的,再拍你的……”的耐心回应,平均每天帮游客拍摄1万多张与国旗的合影。这种读懂需求、回应期待的服务,让游客感受到被重视、被理解的温暖,让旅行记忆多了一份暖心底色。
江西的“花式宠粉”之所以能持续赢得青睐,关键在于将“温度”与“品质”深度绑定,用实打实的品质坚守构建消费信任。景德镇“鸡排哥”的摊位前,游客愿意排队等待,不仅因为他服务热情,更因为他对品质的把控,从食用油的严选把关,到主动亮出安全检测证书,让游客的每一口都吃得更安心。从全省文旅层面看,旅游人次和游客花费双位数增长的背后,正是游客对江西文旅品质的认可。无论是景区门票明码标价,还是住宿餐饮卫生达标,都是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重要因素。当“花式宠粉”不再是吸引流量的短期噱头,而是“品质有保障、消费无顾虑”的长期承诺,“流量”才能变成“留量”,“头回客”才能变为“回头客”,“网红”才能成为“长红”。
更值得关注的是,江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红色文化资源,为游客打造出专属记忆点,越来越多红色地标从“打卡景点”变身“精神加油站”,更好地契合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告别“走马观花看山水”,在旅途里寻得精神共鸣、收获心灵滋养。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游客跟着红歌旋律轻声哼唱,追寻红色记忆、感悟家国情怀;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沉浸式展陈让历史场景“活”起来,游客在触摸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件件老物件、一段段英雄故事,让初心与信仰变得可感可知。这种以文化人的深度体验,让旅游成为一场精神丰盈的文化之旅,也为江西文旅产业带来差异化竞争优势,使其在众多旅游选择中脱颖而出。
归根结底,江西文旅“花式宠粉”受青睐的内核,是读懂了人们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每一次消费背后,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份向往,正是驱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