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潮奔涌 千帆竞发——九江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实践

10月10日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琵琶亭溢彩流光美轮美奂。本报全媒体记者 梁振堂摄
金秋时节,清风拂面,长江之畔风景如画。
10月10日至12日,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的主流媒体代表齐聚九江市,开展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为主题的调研行活动。采风团走访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港口码头、工业企业、文化展馆,全方位探寻九江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坚实足迹与澎湃动能。
“我是第一次来九江,感受到了九江的多重魅力。山水与产业共生,传统和现代交融,可以说九江不仅是一座有活力的城市,更是一座有潜力的城市。”上海市报业传媒行业协会办公室副主任陶柯感慨道。
作为江西省唯一的沿长江城市,九江深入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要求,全面推进制造业、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三大攻坚行动”,加快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不断迈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新步伐。
绿色智能 锻造产业新引擎
在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以下简称九江石化)的生产管控中心,数字屏幕上的数据流实时跳动,各生产区域的技术参数、环境监测数据一目了然;厂区内,塔罐等装置高耸林立,斑鸠园水生态景区雅致优美,池塘边矗立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的水质实时监测数据远优于国家标准。
近年来,九江石化坚持绿色、智能方向,坚定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打造世界领先的绿色智能炼化企业。2024年,企业实现营收675亿元、同比增长7.5%,位列“2024江西企业100强”第八。
锚定产业之基,九江市加快构建“炼油+芳烃+PTA+PET+终端产品”全产业链。总投资105.69亿元的年产150万吨芳烃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高效推进,计划明年10月投产试车,下游的PTA、PET项目同步推进。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将新增营收超400亿元,带动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彻底改变传统炼油格局。
九江市坚持扬长补短、固本兴新,深化落实全省“1269”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制造业“9610”工程,努力构建体现九江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传统产业焕新升级。九江实施“智改数转”,完成转型诊断企业2009家,获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获评国家级5G工厂15个,纺织服装、有机硅、石化化工入选省级“产业大脑”,全市企业数转投资额达49.6亿元,带动技改投资增长38.6%。
新兴产业聚势成链。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跨国并购,铜箔年产能提升至19.1万吨,位居全球第一;修水模具产业创新平台共享发展模式,成为山区县工业发展的典型范式。
未来产业加速布局。彭泽天红科技、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相关项目开工建设,全省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在共青城市建成运营,中国电信鄱阳湖智算中心一期300P算力建成投用,二期700P算力启动建设,全部建成后将达到2500P算力,成为辐射全省的绿色智算产业基地。
依江兴港 畅通开放新通道
在九江港城西港区集装箱码头,放眼望去,集装箱码头作业繁忙,桥吊林立,船只穿梭如织,处处彰显着这座内河大港的蓬勃生机。浙江省报业协会副秘书长俞佳友不禁感慨:“九江港的运输能力十分强劲,我对它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九江市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放大水运优势,奋力打造“江海直达、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区域性航运中心。
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庐山站东站房全面完工,中心城区快速路一期全线通车,红光港区铁路专用线全线开工;G105北澳线西移先导工程、通武高速、瑞昌至武穴过江通道计划年内开工,“规划图”正加速变为“实景图”。
优化承载平台,“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益”。九江港扩大开放至瑞昌、彭泽港区,沿江港口全贯通开放格局形成;新增九江至俄罗斯、日本国际直航,九江港集装箱班轮航线达19条,铁水联运主要站点达29个;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顺利通过实地验收。今年6月,上港集团和省港集团联合推出“赣沪通”产品,并在九江市成立空箱中心,企业物流成本降低20%。
今年8月30日,九江港城西港区多用途码头与滚装码头项目全面建成。多用途码头规划建设2个1万吨级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达310万吨,可灵活处理集装箱、钢材、粮食等多品类货物,进一步完善区域物流转运功能。滚装码头规划建设1个1300车位、1个600车位滚装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36万辆,主要承接商品车、工程车等车辆的江运装卸业务,填补了江西省无滚装专用码头的空白,为区域汽车产业运输提供新通道。
依托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特定进口商品指定口岸等平台,培育壮大航运交易、跨境电商、航运金融等新业态。2024年,九江港货物吞吐量2.23亿吨,排名全球港口第31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百万标箱。
岸线焕新 激活文旅新消费
6月29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口段开园。昔日滩涂变为生态文明的立体教科书,吸引许多市民和游客沿滨江步道惬意漫步。登石钟楼,极目远眺,长江、鄱阳湖两色交汇的壮丽奇景尽收眼底,引得游客纷纷举起手机、相机,记录下这震撼人心的自然画卷。
近年来,九江市以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大力推进长江岸线生态修复,推动生产岸线向生态岸线、生活岸线、景观岸线转型。自西向东、顺江而下。瑞昌铜岭铜矿遗址博物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口段、彭泽滨江文旅融合展示园……一条集“展示长江、美化长江、守护长江”于一体的生态廊道展现在市民面前。
九江市深入推进“文旅+”跨界融合,成功举办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声动九江巨星演唱会、长江经济带龙舟邀请赛等大型活动,打造九动梦工厂、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等消费业态,引进开心麻花、喜来登酒店等头部品牌,首发经济、暑期经济、清凉经济、演艺经济、赛事经济持续升温加热。
文旅融合燃动消费新引擎,九江推动餐饮、住宿、购物等业态品质提升,大型活动激发文商旅消费新动能,“票根经济”点燃消费新引擎,“跟着赛事游九江”、夜市、夜游、夜演等“夜经济”活力持续释放,“惠享‘三百’·乐游江西”文旅消费季,激发“全域、全时、全龄”文旅消费新动能,大美九江正“火爆出圈”,成为更多游客向往的诗与远方。
本报全媒体记者 周亚婧 唐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