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江西高校研发投入超20%——高校技术成交额已跃升至十亿级

2025-10-13 06:53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原创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思成)10月10日,“辉煌‘十四五’‘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十四五”教育高质量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江西省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在内涵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10月11日,吉安市峡江县第二实验小学学生展示自己书写的“人”字。 大江网视觉江西 宋靖辉 摄

  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04%

  五年来,江西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全面提升。截至2024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1.95%、97.28%、93.95%和58.76%,较2020年分别提高4.35、1.23、1.45和6.76个百分点,教育覆盖面持续扩大。

  基础教育供给更加公平优质。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04%,每年约有近40万儿童享受学前一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累计新增学位76.6万个,“家门口的好学校”不断涌现;县中发展振兴计划扎实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化、特色化发展步伐加快;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日益完善,适龄残疾儿童等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十四五”期间新增12所普通高等学校

  江西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投入60亿元专项资金推动高校学科实力整体跃升。2024年,全省高校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数量由2020年的19个增至61个,其中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在第五轮全国学科评估中,B类及以上学科数增长46.9%,并实现“A+”学科零的突破。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101”计划,建成5个省级学科交叉中心和25个交叉学科方向,新兴学科布局持续优化。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全省共建成57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48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和4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先进铜产业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围绕“1269”行动计划,新增本科和高职专业点中与产业紧密对接的比例分别达到74%和77.8%,同时撤销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点1075个,人才培养与产业适配度显著提高。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江西高校共斩获11金、42银、101铜,奖牌总数位列全国第五,实现各大赛道金奖全覆盖。

  此外,高等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十四五”期间,全省新增12所普通高等学校,总数达到117所;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分别增至11个和17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达到91个和519个,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更趋完善。

  今年上半年高校登记技术合同同比增长78%

  江西高校积极对接全省产业发展需求,科技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效率同步提升。“十四五”期间,高校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过20%,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2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立项分别达到4800余项和近700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共3项,在地方高校中并列全国第一;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8项,在无部属高校省份中排名第一。

  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全省构建“1+M+N”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12所高校成果转化中心投入运行,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20年的1059.5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14.46亿元;2025年上半年,高校登记技术合同1472项,金额达5.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和70%。

  在助力产业升级上,高校特色赋能成效显著。南昌大学与江铜集团共建铜产业研究院,推动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江西理工大学助力“鹰饶抚昌”铜基新材料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江西师范大学的全连续流技术、江西中医药大学的中药1类新药、赣南师范大学的纤维素薄膜新材料等项目,实现千万元至亿元级成果转化,为江西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