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群靠谱的人——大余县返乡创业“新农人”群像

2025-10-14 04:53 阅读
江西日报原创

  深秋的赣南大地,风和日丽。行走在大余县乡间,金边瑞香芳香四溢,黄金百香果缀满藤架,中草药材绿意盎然……一个个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活力。而这背后,是一群靠谱的“新农人”,他们有技术、懂市场、怀乡情,在外闯荡多年、事业有成,选择回归乡里,带领群众共闯致富路。近日,记者走近3名返乡创业“新农人”,聆听他们的创业故事。

  “禧春这年轻人,靠谱!”

  “家人们,这就是咱们大余的金边瑞香,叶镶金边、花开祥瑞,摆在家里满室生香!”在黄龙镇长胜村的旺旺花圃里,赖禧春举着手机穿梭其间,直播间里,询单、点赞不断刷屏。

  这位“金牌花主播”,曾在珠三角地区从事绿化园艺工作多年。2018年赖禧春返乡时,看到父母年事已高,难以继续照料经营了30多年的花圃,便毅然决定:返乡接班,让家里的“美丽事业”在网上开花。

  创业初期,赖禧春屡屡碰壁:面对镜头语塞,一场直播没几个人看,订单屈指可数。正当他发愁之际,县里送来“及时雨”: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开展直播、拍摄、剪辑等电商技能培训,县花卉和果业中心多次组织外出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和电商运营模式。

  “跟着专业团队学,慢慢摸清了门道。”赖禧春边学边练,逐渐掌握了直播技巧和各大电商平台的运营规律,还大胆推动种植技术革新,把传统鱼塘泥换成自研轻质配方土。“这一改,效果立竿见影!”赖禧春笑着说,新配方土不仅减轻了重量,降低了快递成本,还让金边瑞香花苞更匀称、叶色更鲜亮,网销竞争力大增。

  2024年,赖禧春通过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批发渠道,共销售金边瑞香成品花和花苗超11万盆,总销售额超70万元。自己成功的同时,他不忘带动乡邻,组建起10人的专业电商团队,统一标准、品牌与销售,带领周边花农抱团发展。南安镇老花农曾凡健在他的指导下,种植品质提升,线上销量翻番。“过去靠传统批发,年利润才3万元,现在在网上卖,一年能挣6万多!禧春这年轻人,靠谱!”曾凡健说。

  “诗清办事,我们放心!”

  在樟斗镇横江村的黄金百香果基地,藤蔓缠绕,果香四溢,一颗颗青中透黄、圆润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基地负责人朱诗清正带领十多名村民忙着采摘、装筐,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022年,为照顾患病的父亲,朱诗清辞去上市公司的工作回到家乡,开办了一家农资店。走村串户中,他看到部分果园闲置,深感惋惜。“樟斗水土好、光照足,为什么不发展特色种植?”带着这样的想法,他结合自身在农牧行业的经验,将目光投向了黄金百香果——风味佳、效益高、市场俏,非常适合本地种植。

  2023年10月,朱诗清率先在蕉坑村流转15亩土地试种百香果。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暴雨冰雹接连袭击,导致棚塌苗损。关键时刻,镇党委、政府及时帮扶,协调重整土地、修复设施,并邀请农技专家前来指导。

  “政府这么支持,我绝不能放弃!”重振信心的朱诗清干脆住在基地,日夜钻研管护技术。2024年下半年,黄金百香果迎来丰收,年产量超1.5万公斤,产值30余万元。

  实实在在的效益打动了村民,但技术和销路仍是大家的顾虑。朱诗清主动联系专家开展培训,并与农户签订保价收购协议,彻底打消村民后顾之忧。“诗清办事,我们放心!今年跟着试种30亩,首茬产值就有38万元!”蕉坑村村民张龙剑高兴地说。

  如今,樟斗镇黄金百香果种植面积已达100亩,通过“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带动60余户农民增收。“接下来将打造300亩标准化示范园,建设统一育苗基地,让黄金百香果走出深山,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对于未来,朱诗清信心十足。

  “跟着新生干,心里特别踏实!”

  走进浮江乡浮江村,连绵的藤蔓攀架而上,绿意铺满坡地,生机盎然。“瞧这粉防己,茎粗叶茂,明年肯定是个丰收年!”彭新生拨开叶片,仔细查看。作为全村第一个规模种植中药材粉防己的带头人,他眼中满是信心。

  早在2014年,彭新生就在广东南雄从事中医药养生行业,深知中药材市场需求大、前景广。2018年2月,得知村两委换届,他怀着“为家乡尽一份力”的念头,毅然返乡参选。成为村干部后,他一边走访调研,一边思索如何盘活资源、带动村民增收。一次上山途中,脚下的土地触动了他的灵感:“这片土地,能不能种中草药?”

  为把“金点子”落到实处,彭新生与其他村干部多次前往各地考察中药材市场。几经比对,最终选定“耐储存、风险小、效益稳”的粉防己。

  “对农民来说,风险低、前景好、易推广,才是真正靠谱的产业。”彭新生说。粉防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能祛风止痛、利水消肿,还“耐等待”——三年一收,市价不佳时可继续留土生长,年份越久药效越足、价值越高,为农户筑起一道“风险防护墙”。

  2022年春,彭新生带头在荒山坡上试种3亩粉防己。面对种植技术空白,他多次前往外地跟班学习,回到家又继续研读专业书籍,硬是“啃”下了关键技术。

  2024年底,粉防己迎来首茬丰收,亩产达750公斤。对于愿意参与种植的村民,彭新生从整地、选苗到除草防病全程提供指导,还推广密集种植法以提升产量。“新生不仅教技术,还包销售,跟着新生干,心里特别踏实!”村民钟香涛起初担心缺乏经验、怕亏损,在彭新生的带动下试种20亩,预计亩产可达1250公斤,按目前市场价每公斤40元算,产值可达100万元。

  如今,在彭新生的示范带动下,浮江乡竹木村、山南村等周边村民纷纷加入,中草药种植规模已从最初3亩发展至150亩。“将来还打算引进白蔹、黄精、天冬等新品种,筹建初加工车间,提升产品附加值。”望着满山绿意,彭新生目光坚定。

  …………

  在大余,越来越多返乡“新农人”扎根乡野、绽放光彩,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这群返乡创业的靠谱“新农人”正携手群众,共绘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灿烂图景。

  彭青芸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海光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