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以戏为媒,让江西故事唱响世界舞台
金秋十月,赣东大地文脉涌动。
10月24日,第七届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月活动将在抚州拉开帷幕。本届交流月以“十年文明互鉴路·牡丹新声世界听”为主题,既赓续汤显祖戏剧文化的精神内核,更以国际化、年轻化、市场化、品牌化为方向,在文化交流、艺术传承、惠民共享与产业融合中探路前行。
六载深耕积淀,这场发轫于临川故郡的国际文化盛事,已然成为江西递向世界的“文化名片”,更架起中国戏曲与全球艺术对话的“黄金纽带”。

文明互鉴从来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双向的对话与融合。
本届交流月特邀昆曲艺术家与英国戏剧导演联袂创排《汤莎会》,将东方戏曲的写意之美与西方戏剧的写实之力深度交织,这不仅是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两位戏剧巨匠跨越时空的“相遇”,更是东西方戏剧美学的一次深度碰撞。
当水袖翩跹与舞台写实碰撞出火花,当昆曲的婉转与西方戏剧的张力共谱新篇,这样的创作本身就是对“文明互鉴”最生动的诠释。
“汤莎遗韵·青春对话”系列活动将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年轻群体成为文明交流的参与者与传播者,既为古老戏剧注入青春活力,也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年轻人在艺术共鸣中读懂彼此,为国际文化交流拓展新维度。

专业品质是这场文化盛会的“生命线”,更是其树立行业标杆的核心支撑。
中国戏曲名家名段汇演,国家京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等国内顶尖院团云集,多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登台献艺……这样的阵容,不仅为观众奉上殿堂级视听盛宴,更给戏曲从业者搭建了切磋技艺、共探传承的高地。
当经典唱段在抚州舞台回荡,当名家以精湛技艺诠释传统戏剧的精髓,既让观众触摸到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也让交流月摆脱“昙花一现”的火爆,成为守护传统文化根脉、引领戏曲行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文化的温度,终究要落到百姓心坎上。
本届交流月活动对“文化惠民”的突出强调,正是艺术回归人民的生动实践。130余场中外优秀戏剧作品将在全市剧场、文化广场展演展映,通过惠民票价、免费领票等举措,让《镜花水月》《长安的荔枝》等精品剧目走进寻常巷陌。
当白发老者携孙辈在文化广场驻足,普通市民以亲民价格走进剧场——这一举措将打破艺术与大众间的“壁垒”,让曾被视作“曲高和寡”的戏剧,真正成为百姓生活的“精神佐料”。这种“艺术共享”机制,既能提升市民文化素养与幸福感,又将厚植地方文化氛围,为抚州“中国戏都”建设筑牢群众根基。
让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文旅融合是关键路径。
本届交流月活动锚定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这一核心载体,联动全市公共文化空间,将戏剧展演、学术研讨、文创展销等业态串珠成链,着力培育“戏剧+旅游”产业新生态。

游客在文昌里古街漫步,既能触摸历史的厚重,又能欣赏精彩的戏剧演出,还能带走印有戏剧元素的文创产品。“看一场戏”不再是孤立的文化消费,而是串联“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文旅体验。这种融合,不仅让抚州的文化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更让“中国戏都”的品牌形象愈发立体鲜活,吸引更多人走进抚州、读懂江西,为地方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从六届的积淀到第七届的创新,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月已成为江西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它以戏剧为媒,让东方戏曲的魅力跨越山海;它以交流为桥,推动传统文化在文明互鉴中创新。
戏剧之魂生生不息,文明之光熠熠生辉。循着这条路径,中国戏剧必将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让更多浸润赣鄱烟火的江西故事,在世界文明对话的舞台上唱响铿锵之音。
(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