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县自然资源局:党建引领破难题 党员先锋解民忧(图)

2025-10-17 11:27 阅读
大江网

  大江新闻讯(通讯员 勇、傅贤发)“终于拿到了商业性质的不动产权证,悬着的心总算落地了!”近日,随着东投状元府一期、二期(翰林府)105户购买一楼商业用房(店铺)的业主顺利拿到不动产变更登记证书,一场牵动260余户家庭的难题得到妥善化解。这一成果的背后,是宁都县自然资源局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实践,更是将“为民办实事”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的具体体现。

  诉求缘起:商业约定与住宅登记的矛盾

  此前,东投状元府一期、二期(翰林府)260余户业主因不动产登记问题多次反映诉求。这些业主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小区一楼商业用房(店铺),但在办理不动产权证时发现,土地用途标注为“住宅”,房屋用途标注为“非住宅(其他)”,与购房合同中明确的商业用途存在明显差异。

  矛盾的根源在于项目用地政策衔接上的模糊性:项目土地挂牌出让时,《规划条件通知书》虽明确为“二类居住用地”,但允许配套约10%计容商业建筑面积;而《土地出让合同》则明确为“国有出让城镇住宅用地”。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和买卖合同均标明规划用途为商业,且购房群众缴纳的税费也按商业标准征收。这种“居住用地”与“商业配套”的政策表述差异,导致业主“按商业购房,却按住宅登记”的困境,引发群众通过多渠道反映诉求,成为亟待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

  初期处置:政策解读与企业困境的僵局

  为快速响应群众诉求,宁都县自然资源局第一时间启动处置工作,党员干部主动扛起责任,以先锋模范姿态冲在一线。

  一是政策解读暖民心。面对复杂矛盾,党员干部牵头联合县住建局、开发企业召开座谈会,系统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相关规定,耐心倾听业主诉求,逐一解答疑问,避免矛盾升级。二是主动对接破梗阻。党员干部多次上门沟通,约谈东投状元府一期、二期(翰林府)开发企业(宁都茂源置业有限公司、宁都东投置业有限公司),发函督促其完善土地用途变更手续、补交土地出让金,并委托评估公司完成预评估(一期需补交225.44万元,二期翰林府需补交422.80万元)。三是攻坚克难不松劲。尽管开发企业以“资金困难、账户冻结”为由拒绝承担费用,导致问题陷入僵局,但宁都县自然资源局党员干部始终未放弃,持续跟踪协调,为后续破局奠定基础。

  主动破局:政策创新与多方协同的突破

  “群众无过错,问题必须解决!”县自然资源局将解决该问题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抓手,党员干部主动跳出“政策壁垒”,带头谋划、协调,推动打破僵局。一是强化统筹调度。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布置东投状元府业主办证工作,围绕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分工、整改措施及完成时限。二是向上争取指导。主动向赣州市自然资源局汇报相关情况,恳请政策指导,同时向县政府请示,获得县政府批复同意协调解决。三是联动部门推进。配合县政府征求住建、公安等职能部门意见,通过多部门联动进一步督促开发企业筹措资金,完善改变土地用途的相关手续。

  落地见效:民生为本与长效保障的闭环

  按照“依法依规、民生优先”的原则,依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解决不动产登记若干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中“证缴分离”原则,以及“群众无过错”的处置导向,在市自然资源局的指导和县政府的统筹下明确解决方案——允许在相关部门持续追缴土地出让金及税费的同时,优先为业主办理不动产登记。县自然资源局近期已为首批105户业主完成土地及房屋用途为“商业”的不动产变更登记,切实解决了群众的诉求。

  与此同时,县自然资源局已牵头启动后续工作:一方面依法追缴开发企业应补缴的土地出让金及相应契税,督促其完善土地用途变更的全部手续;另一方面以此案例为借鉴,进一步梳理县域内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建立“诉求响应—协同处置—政策适配—结果反馈”的闭环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一步,宁都县自然资源局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贯穿“为民服务”全过程,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破解难题、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效。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