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为人民而战,为正义而战
民心所向,剑指沉疴。在全省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上,江西省委书记尹弘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部署要求,乘势而上、攻坚克难。这场会议既是对去年以来集中整治工作的阶段性总结,更是对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的再动员、再部署。
“为人民而战、为正义而战”,这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江西省委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它深刻地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彰显了江西省委、省政府坚决打击腐败、维护群众利益的坚定决心。
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勇担政治责任,积极作为,推动行业风气持续好转,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基层政治生态得到有效净化。以武宁县为例,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干部违规侵占集体资产等行为。对此,村民们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压根不知道集体资产被如此侵占浪费,如今专项整治帮我们守住了‘钱袋子’,心里踏实多了,更真切感受到了党委、政府整治腐败的坚定决心!”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整治工作任重道远,容不得丝毫松懈。正如江西省委书记尹弘所强调的,深化集中整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抓手。正风反腐,既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暖心的民心工程。只有以更高的站位认识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才能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这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关键要出实招、见实效。会议明确了下一步整治的重点任务:要坚决有力查办案件,集中力量深化专项整治,着力堵塞制度漏洞,全力推动办好民生实事。在具体工作中,要紧紧盯住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尤其是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养老服务、中小学教辅材料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这些领域关乎民生福祉,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可以看到,“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机制的完善落实,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只有真正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整治工作才能精准发力、有的放矢。从典型案例中查找问题症结,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推动解决一类问题、健全一套制度、规范一个领域,才是集中整治的根本之策。
集中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会议指出,要牢牢抓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强化“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推动、市县主抓主战”的工作体系。江西省省长叶建春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这一比喻生动地说明了整治工作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我们既要打好突击战、攻坚战,也要打好持久战。这意味着集中整治不能是一阵风,而要建立长效机制,从制度机制上巩固拓展整治成果。只有统筹各方资源力量,拧紧责任链条,才能共同把这项民心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直接啃食群众的获得感,其累积效应不容小觑。从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到养老服务领域整治,从中小学教辅材料规范到殡葬领域乱象治理,每一项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通过这一件件具体问题的解决、一项项制度的完善而落地生根。当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在基层蔚然成风时,公平正义的阳光必将普照赣鄱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陶成)
